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长不大的肥猫

第545章 从头再来(第2页)

 

大汉是如何亡的,管宁再清楚不过了。

 

相对于出生较晚的诸葛亮,对于大汉的印象还不深,管宁可是亲自经历过党锢之祸的。

 

内斗、争权,永远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威胁,其带来的伤害远比外来的侵略还要大得多。

 

即便是如今的大齐,看似诸多矛盾都被很好的化解,但无数的隐患也已堆积浮现。

 

只是在大势面前,被裹挟和略过了而已。

 

一旦外部威胁结束,管宁敢保证,内部的风暴必然会迅速掀起,而且很容易失控。

 

历来王朝皆是如此,无一例外,这是发展的必然。

 

毕竟经历了过多的斗争,骤然间停下,不产生些后遗症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有一个出口去缓慢的平抑和释放这种后遗症。

 

田泽不愿迅速一统天下,部分原因便在于此。

 

此前官场上掀起的风暴,并未引起太大波澜,而且自上而下顺畅无比。

 

但若是中原诸侯尽数被灭,结果只怕就不会如此了。

 

庞大的既得利者,将会使田泽的一些命令寸步难行。

 

只有在天下尚未承平这种需要事急从权的环境下,田泽才能一点点的掰正骨头、剜去腐肉而不用担心反弹。

 

“贵霜虽是强敌,如今亦处于中兴之态。但是已然开始腐化,内部矛盾积蓄已久,只是外强中干罢了。”管宁沉声道。

 

“相较于外患,田承寿更加关注的是大齐的内忧。大齐这辆战车行驶的速度太快了,不能就这么戛然而止,必须要缓缓的停下。”

 

“哪怕攻打贵霜会艰难些,但是对比大齐内部问题的恶化,还是更划算些的。”

 

诸葛亮闻言,微微颔首。

 

阅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终究还是有所差距的。

 

诸葛亮的视野虽广,但总是注重于大局,而忽视了上下的一些细微之处。

 

经过管宁的点醒,他也明白了田泽这么早就准备的原因。

 

“管师所言甚是,不过如此多的人口离开,只怕刚经营起来的东北平原要遭受一次巨大的动荡。”诸葛亮不禁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