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到阁老茱家茉莉

第51章 州学(第2页)

 轻轻拿起三字经,想着刚开始读书的样子,一本又一本,林开云花了不少时间将书从头读了一遍。

 等林开云将书架上的书读完,才发现又是一冬了,期间和任学正的书信往来也堆满了一匣子,看了这些书信林开云才知道,自家师傅确实反对变法,历史上的变法可没有几个人善终,看看商鞅、王安石。哪一个能好得了的,但是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弟子都没有说不的权利,生来就是绑在一起的,只能想办法求一条生路。

 任学正在朝中明确反对是一条,自己或许也是另一条。

 想到这些就觉得师傅太不容易了,不管是自己的前途还是性命。。。。。。

 过了年,林开云便准备到州学去上课了,毕竟州府的师资力量还是要好于县学的。

 州学的风气也要好于县学,州学的杨教授当过好几年的阅卷官,同时还是杨夫子的本家人,这次到州学便带了夫子的信件。

 有了夫子的信件,很明显感觉到了杨教授的亲近之意,当然,自家学堂出来的案首肯定是高兴的,有他这个招牌,如今杨家学堂在镇上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了。

 这次的州学之行只有林开云一人,王安宁这科不下场,继续在县学,而大姐夫,不提也罢。

 州学之中的也有不少藏书,毕竟是一州的最高学府,里面不少关于科举考试的资料,看着这些,就想到了之前在杨家学堂看到的考试汇总的,原来根源在这里。

 州学里还有不少邸报之类的,毕竟乡试后就是会试,许多中举之类随后便会进京参加会试,两种考试涉及的时事少不了。再说到时的出题官可是由京城派来的,中央的官员随时接触着,出题可广泛不少,眼光也高不少,肯定要时时跟进才行。不过看着邸报日期还是落后了不少,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不管是距离还是风气肯定不能和京城、江南地区相比。

 不过对比县学,州学还是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