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主力团,基干团(第3页)
轻机枪小组三人,掷弹筒小组两人,外加组长一名。
副手以及组长配发毛瑟C96半自动手枪。
机枪弹药手配长枪。
其中一班二班以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为主。
三班四班以三八大盖和歪把子轻机枪为主。
掷弹筒则都是小鬼子的八九式掷弹筒。
确保单独的步兵班组能够在火力上压过小鬼子的步兵分队。
而且秦阳明还有一个机炮班。
装备了一挺民二十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一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还有五人的骡马组,专门搬运弹药之类的。
可以说秦阳明手中的主要战斗人员就达到了八十人。
如果不是附近百姓供养能力已经到了百姓供养能力的极限。
以及三十多名新兵已经掏空了县大队和区小队大部分好手了。
秦阳明恨不得把部队扩张到一个连去。
毕竟他还有五百四十积分没用呢。
系统的仓库里面还放着一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没取出来。
而且缴获的汉阳造步枪以及三八大盖加起来差不多还有八十多支。
缴获的歪把子轻机枪也还有五挺,
捷克式轻机枪有三挺,掷弹筒有三具。
部队在村口集合后,知道了八路军要离开了的村民们纷纷聚集在村口。
有些村民在给一些士兵整理着衣服试图抹平那并不存在的褶皱。
因为这些士兵有的是他们的父亲,
有的是他们的儿子,
有的是她们的丈夫。
在前方身穿黑色长褂的段家坳村长见到秦阳明走了过来,手中的拐杖用力往地上一顿。
“都给我回来,你们的孩子,丈夫,是要出去打鬼子。
不要让你们的家长里短影响了他们,当兵,就要有当兵的觉悟!”
村长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
扭头看向了位于队列第一排左边第一个的士兵,那是他的儿子,也是在场唯一一个没有亲人去身前送别的新兵。
他是村长,也是族长,他的儿子上战场,理所应当。
他绝对不会让自己去干扰儿子。
不过他那微微颤抖着的手说明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因为那是他最后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另外两个都加入了八路军,战死沙场。
秦阳明走到村长面前,对着村长感谢到。
“村长,这段时间以来多谢乡亲们的照顾了。
我给大家留了一些东西在祠堂。
等我们走了,就麻烦您给乡亲们分一下吧。”
村长通知秦阳明所说的话点了点头,随后从自己身后的一名妇女手中接过一碗浊酒。
“秦排长,您这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见面了。
老夫略备薄酒一碗给您送行,祝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秦排长,老夫只有一个请求。
我段家儿郎若是战死沙场,还麻烦您派人捎个信。
告诉老夫,他战斗是否勇敢,至于尸体.”
“村长,您放心,若是有人战死,
我一定想办法把他们的骨灰送回来。”
“不,不用,在哪里战死,就埋在哪里。
不需要再把骨灰送回来。
老夫曾经是军人,诸位如今也是军人。
军人,自当死于边野,
何须马革裹尸!”
“还请饮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