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后主登基承大统,兴汉壮志启新程(第3页)

 兴复汉室,先帝遗志也,亦朕与诸卿之使命。朕愿与诸卿携手,为遂先帝之志,为蜀汉之辉煌,拼搏奋进,虽死无憾。愿天佑蜀汉,永享太平。

 朕与诸卿共勉之。”

 刘禅言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群臣听后,无不感动落泪。他们深知,新主虽年轻,但有如此志向,蜀汉之未来可期。

 刘禅登基后,宣布改年号为“建兴”。随后,着手封赏一应功臣。刘禅深知,此时必须笼络人心,方能稳定朝纲。于是,对在刘备时期立下功劳的大臣进行封赏。

 关羽、张飞、杨再兴按照刘备之遗诏,被封为雍州王、阆中王、相州王。

 诸葛亮继被封为丞相之后,又被任命为益州牧,掌握军政大权。

 马超、赵云则分别被封为斄乡侯、永昌亭侯。

 其他大臣也根据功劳大小,分别得到了不同的封赏。众人皆感恩

戴德,誓言为蜀汉之繁荣而努力。

 封赏完毕,刘禅又下令减免百姓之赋税和徭役,以缓解百姓之负担。刘禅深知,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同时,刘禅深知蜀汉面临着来自魏国和吴国的威胁。于是刘禅加强了与魏、吴两国的边境防御,任命关羽、张飞、马超、杨再兴等将领继续镇守边境,以确保蜀国安全。而丞相诸葛亮则在成都负责治理国家,发展经济,选拔人才。

 列位看官,这后主登基承大统,兴汉壮志启新程。那接下来,蜀汉又将如何发展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