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宝月楼

自那一夜帝后对谈后,皇帝便下令,在太液池南岸兴建一座东西面阔七间,南北纵二丈的两层楼阁,其正南为皇城墙,并在城墙外修建供奉南疆所信奉神明的祈福寺,此事由端郡王永琏和内务府负责。

 如今准噶尔平定,而南疆诸部中以寒部为首的部落有修好之意,朝廷给予恩遇,也是安这些部落的心,何况京城牛街等地也有许多与南疆信仰相同的居民聚族而居,这也是对这些百姓有益之事,因此前朝也没什么反对之声。

 在新的殿阁落成前,皇帝在承乾宫小厨房附近的空地上让人砌了一个馕坑,按照香见的回忆,专门给她做吃食,她要吃什么就做什么,不计份例,并让南疆送来沙枣树,要在宫中种植,等开了花,就摘下花来供香见佩戴、泡茶。

 皇帝开始学口弦,让明瑞回忆他在寒部看到的寒部男女服饰,又让绣作的人画了图样,做了几身寒部的服饰,特地交待了不但要精致华丽,还要穿着舒适。

 他也不再总是去承乾宫看着香见,只是将这些衣饰摆设并口弦、六孔笛送到香见面前,附信道如果香见不愿意靠近他,他就不会来打扰香见,但他愿意先了解香见的故乡和过往,做那个靠近香见的人。至于这些吃食衣饰乐器,还有能看到宫外的殿阁和供奉她信奉神明的神寺,那只是香见作为为两地修好使命而来的寒部公主原本就应当得到的,而不是要交换爱意的施与,就算香见一时不能接受他,也可以坦然地接受这些待遇。

 等到香见愿意的一天,他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对香见来说,虽然她也不知转机到底在哪里,总归是多了个奔头,且皇帝少来烦她,她也轻松许多,既然皇帝明说了给她这些东西没有附加条件,那她当然是选择过得舒服点。

 于是她换下了那身素白衣裙,穿上了皇帝送来的衣裳,也愿意吃那些寒部吃食了。

 但她仍是拒绝了那些沙枣树。

 “物离乡变,沙枣树到了这儿,怎么腾挪都长不了。”她让进忠回去传话。(台词引用自原作)

 皇帝便作罢了。

 几日后,皇帝以这些年兵战较多的名义,对外宣布,斋戒半年以为国祈福,这半年内不近女色。

 皇帝已近知天命之年,儿女孙辈也不少了,因此前朝还是没什么人反对,反而是有许多人称赞皇帝的仁德节欲。

 而在后宫中,这消息便激起了些许水花。

 先前皇帝待寒氏颇有些狂热,如今皇帝如此,众妃嫔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是猜想,皇帝是不是为了向寒氏证明,他心中只有寒氏一人。

 众人对此反应不一。

 陈婉茵心中有些酸涩,不过若是皇帝能高兴些,那也是她乐见。

 阿箬则有点惊愕,皇帝这样是不怕头疼了是吧?但她看皇帝也没怎么求助于她,于是也懒得管了。

 至于厄音珠这个入宫不久、先前又获盛宠的人,她本觉得就算皇帝不大中用,也是聊胜于无,现在这般,倒是有些可惜,不过她现在忙得很,连睡眠的时辰都不够,那方面的欲望也减退不少,所以也无所谓了。

 而对大多数妃嫔来说,皇帝这几年渐渐力不从心,并且即使没有宠遇,皇后也会保障她们的舒适生活,因此在许多嫔妃心目中,枕畔有没有这么个人已经没多大分别了,甚至没他还清净些。而且皇帝是对所有人都不再召幸,也没什么可不平的。

 因此六宫中人,只当皇帝一时之兴,大多抱着“随他去吧”的态度。

 而对如懿来说,这个消息简直让她们如遭雷击。

 对如懿而言,从前皇帝就算把第一次洞房花烛夜留给他,但婚后也不短了和其他人一个一个地生孩子,如今竟然为了一个心里还有别人的寒氏,就做到如此地步!

 皇上如此深情热烈,任她陪伴皇上这么多年,也未曾见过。(改编自原剧台词)

 但她自认是皇帝青梅竹马,心中挚爱,又怎么愿意去主动寻皇帝讨个说法。

 何况,若是真从皇帝口中听到他就是真心喜欢寒香见,那么她和皇上的曾经又算什么?

 于是她只是待在渺云阁,期待着其他妃嫔按捺不住,要求驱逐寒氏。

 毕竟宫中妃嫔大多出身公卿之家,或是皇上需要安抚厚待的藩属部族,皇上不能不顾虑她们和她们背后的母族。且皇帝如此偏宠寒氏,冷落六宫,京中王公贵族又会有多少闲话,皇上是好面子的人,怎能容清誉受损。

 好在很快,她就得知了一个消息。

 皇三子永璋在皇上面前,说起寒氏引动民间流言纷纷,引得皇帝动怒。

 她立刻站起身来,不顾外间大雨倾盆,缩着肩提着裙子,就往养心殿赶。

 她已经想好了,永璋虽然言语冒犯皇上,也是一片孝心,皇上若是伤了父子之情,她必得劝谏。

 到了养心殿,她正要往里闯,就听见里头传来皇帝和永璋的说话声。

 “永璋啊,你的意思是,有人刻意推波助澜,在王公贵族之间传一些中伤香见的话?”

 “皇阿玛圣明!原本皇家之事,谁敢言三语四,何况寒部遣女和亲,以修和睦,这是朝政之事,皇阿玛那些优待,不仅是为了香见公主,也是为了两地和睦,又不是什么酒池肉林、烽火戏诸侯的荒唐行为,若无人主使,哪里会有这般流言蜚语?”

 她听见皇帝气恼地一拍桌子:“当年罪人四十六便是借由流言企图毁坏朕的圣誉,进而谋算篡逆之事,如今又有类似的事情,这背后之人,当真其心可诛!永璋,你身在宫外,有没有听到什么线索?”

 永璋的声音犹疑了一下:“这……皇阿玛,说这些闲言碎语的宗室,大多不务正业,眠花卧柳,在那些秦楼楚馆之中流连,儿臣……跟他们来往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