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战甬道(第3页)
沉思片刻,杨炯当机立断,大声下令:“撤退上城墙,守住入口!分散前往其他城门,寻机入宫!”
众将对进攻计划早已烂熟于心,虽明知这备用计划不尽人意,但眼下局势危急,若继续强攻,只会全军覆没,之前的伤亡也将付诸东流。
念及此处,众人毫不拖沓,立刻大声传令,组织士兵有序撤退。
就在众人匆忙行动之时,雨幕中陡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刹那间,地动山摇,大雨为之一停。
紧接着,爆炸声连绵不绝。
大顺门城墙在剧烈的震荡中,砖石四溅,尘烟滚滚,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杨炯听到这熟悉的炮声,浑身一震,眼眸瞬间亮了起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又是一声“轰隆”巨响,大顺门东侧城墙轰然倒塌,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自尘烟而出,婷婷玉立于城头之上,笑意盈盈,双眸不断在人群中搜寻。
王修气喘吁吁,发丝凌乱贴颈,待看到杨炯后,立刻挺直了腰身,背起那修长白皙的玉手,虽满脸疲态,却依旧努力绽出一抹浅笑,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夫君!我来救你啦!”
杨炯又好气又好笑,望着王修这副柔弱病态的模样,心中感动不已。
可他也知道此刻不是叙旧的时候,来不及回应这百变小毒女,当即挥手大喊:“炮口抬高三尺,仰射入城!全军后撤!复令!”
话音落下,身旁的传令兵立刻张开红色令旗,急奔向后,扯开嗓子,大声复令。
甬道中,士兵闻令,齐声高呼,将“炮口抬高三尺,仰射入城!全军后撤!”的命令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传至全军,传递出城。
随后,众兵脚步急匆,迅速向后撤退,在泥泞的地面上溅起大片水花,很快让出了炮弹落点。
王修望着杨炯那冷峻的侧脸,满心期待的回应并未得到,心中委屈顿生:“我千辛万苦,远涉重洋运来大炮救你,你竟连个像样的回应都没有!”
王修越想越气,不自觉地跺了跺脚,暗自咬牙:“哼,回去我定要你好看!”
尽管心中埋怨,王修也知道事情轻重,当下迅速转身,扯着嗓子大喊:“炮口抬高三尺,仰射入城!”
御前武备司 749工坊的大工匠们接到命令,手脚麻利地开始调整炮口。
随着一阵阵“嘎吱”声响起,五门大炮调整到位,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五发炮弹裹挟着滚滚硝烟,如流星般坠落皇城。
刚冲入甬道的一百红衣枭,皆是武功高强之辈。待听到这震耳欲聋的炮声,众人皆是一愣,脸上闪过一丝惊疑,随即一种莫名地惊恐之感自心底涌起。
多年的江湖经验,让他们瞬间感知到致命之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撤!”
然而,此时再撤,为时已晚,五发炮弹转瞬即至,在甬道中轰然炸响。
老太监张全抬首望天,面色因惊惧扭曲,但见一道黑影破雨穿尸,势若山岳倾塌。
“雷神震怒?!”小宦尖叫未绝,首弹已至,触地炸响。
尸堆的断肢残甲随气浪翻卷,甲胄破片四溅,在甬道来回弹跳,削头断臂,穿腹碎骨,一千红枭死伤过百。
次弹正中甬道侧墙,六丈砖石混着积尘轰然倾泻,将三十余宦崩作碎肉,不见全貌。
三弹落于中段尸堆,崩裂开后,炽热金属四散飞溅,一遇大雨,白气升腾,“滋滋滋”的声音不绝于耳,溅到人身,瞬燃其衣,透入白骨。
红枭首领王全须发尽燃,脖颈焦黑,仍挥刀前指:“杀!”
其麾下八虎见此,纷纷上前扑救,未几,皆燃。
四弹穿入尸山,肠肚油脂遇热迸溅。
一独臂老宦被热油糊目,反手以刀削去面皮,露白骨犹冲三步。忽有断矛飞射,钉其于墙,脏腑垂落如绦。
五弹迟至,弹丸裹尸血成赤球,所过处犁出丈宽血沟。
小宦忽英右腿齐根而断,竟爬行七尺拾起长刀,以残骨为梯,爬行欲砍。忽见流氏迎面,瞳孔骤缩,正中眉心,穿脑而过,唯余红靴深嵌砖缝,靴头金丝映火生辉。
残存二百红枭结龟甲阵,以尸为垒,疾冲杨炯后军,誓死如归。
就在此时,忽有流火点燃尸油,浮水瞬燃,甬道顿成熔炉。
大监哈桑解袍覆雨,嘶声如鸦:“主子……老奴尽……”
未尽之言随舌焦卷而绝,其蜷缩状竟似婴胎,手中紧握鎏金腰牌,烙出“忠”字印于掌心。
及至硝烟稍散,甬道已成阿鼻。
碎骨与铁片嵌壁三寸,五脏共袍服流入深宫。积水赤黑粘稠,浮尸指节仍作擒拿状。
唯一完整首级飘至杨炯靴前,怒目圆睁,齿咬半截令箭,正是红枭首领张全。
杨炯见此,轻叹一声:“爷们儿,走好。”
话落,忽闻索索响动,三焦尸自尸堆爬出。
其一持断刀叩砖,其二以肠为索,其三无目仍辨方位,皆向内宫方向匍匐。
青黛引弓欲射,杨炯抬手制止。
数万人注目,但见三尸爬行七步,同触宫墙轰然倒地。
杨炯不再拖沓,挥刀高呼:“冲!”
话落,身后传令兵突至,大声禀告:“驸马!大顺门突现一万皂吏刑徒,正强攻城墙缺口。”
“报!南城突现五万兵,与军接战,不知其番!”传令兵人还未至,声已传至。
“哈哈哈!老子咸州萧嗣先!奉太子令,领兵五万来援!”一声大笑穿云过于雨,自城头传来。
不等杨炯回应,萧嗣先手提长枪,独立城墙缺口,背北靠南,身旁咸州兵蜂拥而入,萧嗣先朗声大笑:“杨炯,老夫守此城头,你尽可施为!”
杨炯见此,全身因激动而颤抖,当即挥刀大吼:“今夜屠龙,明朝披蟒!富贵千金在眼前,尔等肆意取之!”
“吼吼吼!”数万士兵齐声高呼,直入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