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世间可有我这般好的官?(第2页)

 

 虽然养鸡、养猪马都需要人手,可是鸡崽和猪崽的数量太少,根本就用不了十几个人,而且杨少峰早早的就已经找到了人手,现在也不可能说换就换。
 

 该让她们干点儿什么呢?
 

 杨少峰暗自琢磨了一会儿,干脆扭头望向跛五,问道:“跛五哥,你说寡妇村里的那些个妇人,她们都能做些什么?”
 

 跛五道:“健壮些的能割草,捆草,翻地,也不见得就比男丁差到哪儿去,倒是那些个瘦弱的,就只能做些缝缝补补或者针织女红之类的。”
 

 杨少峰瞥了跛五一眼:“这些我当然知道,我问的是,现在咱们宁阳县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能让她们做的。”
 

 跛五当即摇头,答道:“那小的就不知道了。”
 

 杨少峰不禁大为头疼。
 

 妇人,瘦弱。
 

 要是在江南的繁华地区,瘦弱些的妇人其实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毕竟江南一带纺织业还算是比较发达,有很多工坊需要女工。
 

 可是山东不行,宁阳县就更不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需要女工的工坊。
 

 小手工业?
 

 后世那些串手链、编手绳、制作首饰盒之类的小手工业是基于生活条件改善之后,人们对于提升生活水平的追求,在连吃饭都是问题的洪武元年,这些小手工业也没有什么生存的土壤。
 

 后世,后世,这踏马要是搁后世,本官又何至于这般头疼!
 

 后世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往会所里一坐,那些懂事的妹妹们就会主动贴上来,不光会轻声细语的喊好哥哥,还会主动拿起打火机帮你点……
 

 打火机!
 

 大明朝确实没有打火机,但是大明朝有火折子!
 

 而且打火机这玩意儿有什么难的呀,电子打火的气体打火机不好搞,砂轮打火的煤油打火机却是再简单不过——无非就是一个砂轮,一小块儿火石,加上一块儿棉花,一个外壳,一根粗点儿的棉线当火绳,然后再灌上点儿煤油,这就齐活了呀!
 

 关键是,整个大明谁敢说自己不需要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