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本官没办法给你这个面子!

胡惟庸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在去辽东之前先来了济南府。

 

要不然的话,以后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胡惟庸咬牙切齿的说道:“当初跟着上位反元的时候,很多人都曾收过义子,驸马爷应该听说过这事儿吧?”

 

杨少峰点了点头。

 

收义子这事儿,在朱皇帝起兵反元的时候确实很流行,其中朱皇帝本人就是收义子的主力。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当时都没有儿子,生怕自己战死之后就会彻底绝了香火,同时也是担心自己死在战场上会无人收尸祭拜,所以就先收下义子。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某个没脑子的凉国公。

 

朱重八收义子,他也有样儿学样儿的收了一大堆的义子。

 

然后,这一大堆的义子,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胡惟庸又继续说道:“老夫此前曾经收下一个义子,名字叫做涂节。”

 

“这顾成之,就是节儿的义兄。”

 

“平日里与节儿往来不断,逢年过节的也会到老夫家里去走动走动。”

 

“老夫曾遣人打听过,这个顾成之在他无锡老家的名声还不错,常做些修桥铺路的善事,许多人都传他的大善人之名。”

 

“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夫才没禁止节儿与他往来,也没禁止他来老夫家里走动。”

 

“大前年的时候,顾成之更是把他妹妹嫁给了节儿,也算是与我家成了姻亲。”

 

“……”

 

如果说刚刚丁大驴称呼胡惟庸为胡通判,让胡惟庸有想死的心,那这会儿从丁大驴的口中听到顾成之的名字,就已经让胡惟庸有操刀子砍人的心了。

 

不是砍杨少峰,也不是砍汪广洋,甚至都不是砍丁大驴,而是想立即跑去无锡,把顾成之一家全都砍个干净!

 

瞧着几乎要择人而噬的胡惟庸,杨少峰也有些蛋疼。

 

你说老胡这是个什么命?

 

大明时期所谓的义子义父,跟后世宿舍里的四个义父三个逆子可大大不一样。

 

后者只是一种调侃,别说株连九族也不会牵扯到他们头上,就算是考公上岸时的审查都牵扯不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