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顶不住啦(第3页)
他们的气势如同一道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甚至让人觉得他们有能力一口吞下一头凶猛的野牛!
而第二个发现这一异常的人,正是在中军位置上时刻关注着自己麾下士兵的杨嗣昌。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就察觉到了士兵们的躁动以及唐军士兵的反常表现。
“唉……”杨嗣昌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尽管他在一开始就没有对这场战斗抱太大的期望,但是当这一幕真实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他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失落。
毕竟,人总是会有那么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看着战场上的局势,杨嗣昌清楚地知道,继续等待下去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甚至可能导致全军溃败。
于是,他当机立断,下达了“鸣金收兵”的命令。杨嗣昌望着不远处的战场,心情沉重。他没有再去看那惨烈的一幕,而是转身径直走向中军大营。
“呜呜呜~”一阵低沉而又悠长的号角声突然响起,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着,听起来莫名的有点渗人,但在明军士兵听起来那就是如听仙乐。
这是收兵的信号!明军士兵们听到这声音,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庄稼一样,顿时精神一振,原本疲惫不堪的身体也似乎重新注入了力量。
说来也怪,刚才还躁动不安的士兵们,此刻却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安静下来。他们不再慌乱,不再无序,而是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装备和队列,保持着整齐的阵型,缓缓地向后撤退。
这一幕实在是太神奇了,让人不禁感叹明军士兵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在如此紧张的战斗中,他们能够如此迅速地恢复冷静,并按照命令有序地撤退,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样的撤退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身的损失,也避免了给敌军可乘之机。可以说,明军士兵们的表现堪称完美,展现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应有的素质和风范。
“不愧是各地抽调出来的精锐啊。”张苟站在一座了望塔上,感慨着说道。明军远不如他所想象的羸弱无力,还是有着一战之力。
“废话,就是一头猪,把他拉过去,天天打仗,东打打西打打,只要不死,怎么着都还可以吧。”李大翻了个白眼,手里还不自觉的捏着一把长枪,他是真的想出去和他们大战一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三刀也点点头,卖弄着自己刚学到的一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