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九州国科研技术目前现状(第2页)

它采用二级燃气发生器加二级动力涡轮机布局,整个发动机尺寸特别紧凑,长度只有1.2米,宽度0.64米,重量还不到200公斤。

但额定功率却能达到1600马力,要是升级到LhqL-1型号,功率更是能提升到2600马力,这功重比在同时代同类产品里相当突出。

就像最新改进型LhqL-1,功率密度差不多到300kw\/(kg\/s)了,都快赶上第四代涡轴发动机水平,比咱们早期的涡轴10系列强太多了。”

高晓光一边听一边点头,神色认真:“这功率密度确实很可观,不过要在这么紧凑的尺寸下实现这么高的功率,难度可不小。

对了,在材料和热力循环方面呢?”

何韵怡接着说:“在材料上,我们打算采用第三代涡轴发动机常用的钛合金、定向凝固镍基合金。

还有热障涂层这些,通过优化热力循环参数,像增压比、涡轮前温度这些,来提升部件效率和可靠性。

按照设计,燃烧室大修间隔能达到1000小时,整机设计寿命是5000小时,这样全周期维护成本也能降下来不少。”

闻言!高晓光再次无言!

讲道理,在他还是覃岭基地院长时,可给众人打好基础。

按理来说已经有成熟的设计图,即便是遇到技术难题,以秦岭基地的技术功底,也能攻克。

而他清楚!

目前九州国工业在八九十年代其实处于倒退阶段。

商用直升机研究所之所以需要让他协助,主要是覃岭基地技术大拿们,都被组织分配到其它研究所。

而这些技术大拿,虽然有一腔热血。

不过目前九州国对与科研经费,都比不上五六十年代。

要知道!

九州国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就建立了庞大的工业基础。

光刻机、军工已经进入世界一流。

但就因特殊年代,以及改开后,九州国科技反而在大步倒退。

这也是高晓光向先跳出这个圈子,回过头来在进入体制内从事军工科研……

念至此。

高晓光微微皱眉:“这确实是比较先进的思路,但这里面的技术难题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