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崔嵬军(第3页)

 兵锋早已过去的大匈军队,作为攻击的一方,逐渐露出疲态。他们先是主动收缩攻击线,随着大越一方的激烈反击,又开始不断退步,缓缓回撤。 

 一个月之后,双方又回到了战前的实控线附近。 

 再半个月后,大匈军队终于是熬不住战事消耗,开始陆续撤兵。 

 一场来势汹汹的战事,终于在大越一方的坚守之后,慢慢消散于无形。 

 等到大匈退了兵,这一日,有两封玉轴黄绫的圣旨,又被八百里加紧送到了鸡鸣城。 

 与一个半月前的那封圣旨相比,这两道圣旨不再是来自那名不正言不顺的北边,而是从那南边的大越朝廷里送过来的。 

 接旨之人,一个是作为边军统帅的李子青,无外乎是对于这个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当朝的大将军,一番褒奖赞许。 

 另外一个接旨的人,便是领着骑兵部队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许青白。 

 相较于对于李子青的口头褒奖,大越朝廷对于许青白的奖赏,不可谓不丰厚。 

 大越皇帝下旨,力排众议,乾坤独断,破格升任许青白为三品平虏将军。 

 此外,着令许青白扩编三万建制,组建一支大越精锐骑兵部队,并御赐军名崔嵬。 

 于是乎,入军短短一年多时间,许青白从一个伍长起步,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正三品入流将军。 

 同时,他的一千崔嵬营,扩编为三万崔嵬军。而新组建的崔嵬军,就以这批活着回来的崔嵬营和这支骑兵部队各营各部为骨干,进行增员扩编。 

 除此之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凡是原骑兵部队的一众军官士卒,皆论功行赏,水涨船高之下,很多人职务都有了升迁。 

 就比如现在已经享受百人队队长待遇的龚平,值此之际,又进一步,论功升任都尉一职。而原有的一众都尉、校尉,也人人均有斩获。 

 如今新建的崔嵬军上上下下,人人齐心,军心空前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