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向现实妥协的知青7(第3页)

 老大是陈小兰,老二是陈小草,老三是陈启林,还有陈启忠、陈启山和陈启高。

 几个孩子都成家了,现在家里最有出息的,是最不受宠的老三——陈启山。

 陈启山是陈老娘最不待见的儿子,因为长得不像陈家两口子。

 陈老娘觉得他脾气犟得很,脾气和那死去的老太婆一样一样的,还最不听她的话,所以特别不喜欢他。

 陈启山打从 16 岁那年瞒着家里人跑去当兵,这都 10 年没回家了,这期间更是连一封信、一分钱都没往家里寄过。

 陈老娘就更觉得老三是个铁石心肠的,对他也就更加不上心了。

 以前陈老娘觉得,没他消息就没消息呗。

 反正她儿子多,也不差他这一个,人不见了就不见了。

 可两年前他瘸着一条腿,被小战士送回来时,陈老娘才记起有那么一个儿子。

 不过,大家看他连路都走不了,就都以为他成残废了。

 在农村,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劳动力,谁会在意你?

 也是因为陈启山没劳动能力,全家人都不待见他,哪怕他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家里人也都躲得远远的。

 没办法,陈启山只好一瘸一拐地自己去弄吃的,而且这饭还不能白吃,得给家里交伙食费。

 其实陈启山刚回来那会,陈老娘还惦记着他的津贴,就让老三和侄子们一起住,甚至还让侄子们在他不方便的时候帮衬一下。

 可过了一段时间,陈老娘旁敲侧击地打听到,老三压根儿就没什么存款,十多年的津贴,都补贴给牺牲战友的家属了。

 这下陈老娘可就不乐意了,脸色说变就变,看到三儿子还是那副又臭又硬的脾气,她就生理性厌恶。

 想着他回来这么久,有钱交伙食费,却不知道孝敬爹娘。

 陈老娘觉得在他身上捞不到一点好处,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又把他打发到猪圈楼上住了。

 陈启山的腿还没好呢,这下可好,每天还得闻着猪屎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