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保守与否,得看跟谁比(第3页)

 没想到之后老师回信,却只是说已经知道,百闻不如一见,他有空可以回去看看。 

 还说什么,海楼常年在海上活动,忌讳是比别人少些,但也是个真性情之人,让他不要有偏见。 

 但那时,他实在太忙了,忙着跟英国人打交道,忙着稳固根基,忙着给本家分摊压力。 

 事情千头万绪,柔软的心肠也被压到了最深处。 

 正是胸怀壮志,意气风发,便总觉得,可以等等,再等等。 

 老师他们待在内陆很安全,会有什么问题呢?消息来往又很方便,思念既然可以被传递,便极大延缓了相见的等待期限。 

 只要等一切进入正轨,只要等自己抽出时间,只要…… 

 ——没有只要了。 

 后来,张海客为此后悔过无数次。 

 收到消息,他终于丢下一切最快赶去,在约定地点见到了新同门。 

 那人却完全没有传闻中肆意潇洒的浪荡气度,面色阴郁,形容邋遢到仿佛十天半月没有睡觉洗澡,开口时也没有任何老师提过的长篇大论,只说了最简单不过的两句话。 

 张海楼说:“老师不见了。” 

 张海楼又说:“这是我的错,要发火打骂劈砍出气都可以,不过,之后请你务必帮忙寻找。” 

 张海客把嘴张了又闭。 

 “……这不怪你。”最后,他只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