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个王朝快要结束时,总有那么一个人不肯服输(第3页)

 【他在蜀汉灭亡的前夕说道: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

 【最后杀死自己的妻儿,在刘备的庙堂前自刎】

 天幕画面中,蜀汉大势已去,朝臣建议后主刘禅:“不如降魏。”

 朝臣话音刚落,刘谌匆匆赶来,大怒道:“住口!”

 他指着建议投降的朝臣,破口大骂。

 “贪生怕死的腐儒,也敢妄议社稷大事。”

 “自古以来可有投降的天子。”

 “即使大势已去,也该父子君臣背城一战。”

 “与社稷共存亡。”

 “倘若投降,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父皇,孩儿刘谌宁死不降。”

 画面一转,刘禅修降书投降。

 刘谌独自在刘备庙堂痛哭流涕。

 “蜀汉完了。”

 “江山社稷完了。”

 “刘谌无德,不能保住祖上基业。”

 “唯有一死,以谢祖上。”

 “先帝有灵,知孙儿一片愚忠。”

 说完,刘谌自刎于刘备庙堂前。

 弹幕:

 “这就是为什么汉昭烈帝庙旁有刘谌,没有刘禅的原因。”

 “刘禅保住了成都人民的性命。”

 “刘谌保住了先帝的名誉气节。”

 “刘谌蜀汉最后的脊背。”

 “一个刘谌,一个曹髦,东吴有啥?杰瑞?”

 ……

 三国位面。

 刘禅眼神游离不定,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他彷徨无助地看向已垂垂老矣的诸葛亮。

 “相……父。”

 他不敢看诸葛亮的眼睛,他害怕听到诸葛亮责备的话语,是他主动打开城门,以天子之身投降曹魏,他辜负了相父的期待。

 诸葛亮叹息一声,大势已去,非人力可扭转。

 “陛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刘禅红了眼眶。

 “相父,你不怪我弄丢了江山社稷吗?”

 诸葛亮摇摇头。

 “不怪。”

 “相父,你不怪我贪生怕死,主动打开城门降魏吗?”

 诸葛亮继续摇摇头。

 “不怪。”

 刘禅扑进诸葛亮怀里,嚎啕大哭。

 “相父,禅儿不能没有相父。”

 诸葛亮摸了摸刘禅的头。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