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刘谌不坠昭烈之志,曹髦仍怀魏武遗风(第2页)

 “你只有千秋万代的骂名。”

 【历史上谋权篡位之事数不胜数】

 【为何只有晋朝的司马家遗臭万年】

 【三宗罪将司马家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一宗罪:得位不正】

 【曹魏的半壁江山是用鲜血打拼出来的】

 【司马懿全是靠阴谋诡计,窃取了曹魏天下】

 【面对曹家三代帝王的重用,司马懿恩将仇报,他趁着京城空虚,起兵造反彻底掌控曹魏政权】

 【为劝曹爽投降,司马懿对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便可保留其荣华富贵】

 【结果司马懿违背信用,灭其三族,连带洛水的名头也臭了】

 弹幕:

 “诸葛愚,一听就很聪明,司马忠,一听就很奸诈。”

 “司马懿之后,谁也不指着洛水发誓了,因为没人信。”

 “若有人再在洛水前发誓,会被大家耻笑的。”

 “曹子建一篇《洛神赋》让洛水封神,司马懿指着洛水为誓,让洛水成了臭水沟。”

 “洛水:倒霉玩意儿,晦气,早知道干涸得了。”

 ……

 【第二宗罪:弑君谋逆】

 【司马氏对魏帝曹髦逼迫太紧】

 【19岁的魏帝曹髦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

 【亲自带兵讨伐司马昭】

 【结果被司马昭的亲兵当街杀死】

 【司马家开了弑君的先河,也给后世开了不好的头】

 【从此王朝更替血腥残暴】

 弹幕:

 “任谁都想不到一个七十多岁满朝赞誉有加,闻名天下,快要退休的大臣居然谋反,害得后世老臣不死不行。”

 “告老还乡,从此成了梦。”

 “一个洛水之誓,一个当街弑君,一个五胡乱华,司马氏被牢牢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了。”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和现在的“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一样,起到了非常坏的影响,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与道德。”

 “司马懿朝天开了一枪,几百年后擦着李靖的头皮飞过,一千年后正中李善长的眉心。”

 ……

 【第三宗罪:守国无能】

 【司马家以阴谋得国】

 【又以阴谋治国】

 【对内无法与民休息】

 【对外无力抵抗外敌】

 【在其统治期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使华夏又进入了一个至黑至暗的动荡分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