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尚武精神与宋朝的遗憾(第3页)

 “躲在杭州的那位完颜构何德何能?”

 “两宋的遗憾太多了,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精忠岳飞死于奸佞之手,崖山海战。”

 “经济如此繁荣的王朝,却只能在历史书中留下诸多败笔。”

 “可怜辛弃疾,真的生不逢时。”

 “但凡大宋帝王有阿斗一半听话,大宋可能都不是这个结局。”

 ……

 满屏皆是宋朝的皇帝配不上这么多贤臣良将。

 被天幕点名的名相名将,突然心里生出一个荒谬的念头:莫非大宋,真的不配拥有他们?

 如果他们有幸生在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统治的年代,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

 众人纷纷展开想象,那会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辛弃疾满眼通红,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一声苦笑。

 “可惜生不逢时。”

 “时也,命也。”

 ……

 三国位面。

 刘禅拽着诸葛亮的衣袖,高兴得像个孩子。

 “相父,相父,后世网友夸我了。”

 “他们没有说我朽木不可雕也。”

 “他们夸我听话。”

 “还说我是大宋帝王,可以改变大宋的结局。”

 诸葛亮满眼含笑,慈爱地拍了拍刘禅的肩膀。

 “看到了,看到了,亮看到了。”

 “说明阿斗做得很好。”

 “是一个有可取之处的君主。”

 看着异常兴奋的刘禅,诸葛亮对比了一下拉胯的大宋,心头闪过一抹疑惑。

 两宋名相名将何其多,一头猪,当上皇帝都能干的很好。

 奇怪的是,大宋的帝王却能将大宋的江山霍霍的不成人样。

 “奇也,怪也。”

 他想起自己走后,刘禅凭借一张《出师表》,苦苦维持蜀国几十年,诸葛亮心疼得无以复加。

 “如果亮死后,阿斗身侧有良将良相辅佐,蜀国何以亡国啊。”

 想起阿斗之子殉国于刘备庙前,诸葛亮忍不住红了眼眶。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怪。”

 “宋朝名臣武将最多,输的却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