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你知道河内郡吗?(第2页)


    赵惊鸿道:“我们不确定王承将军是否知情,但是富平王家确实收了司马家不少的好处。”



    蒙恬想了想,看向扶苏,“此事事关重大,是否上奏始皇?”



    扶苏摇头,“我觉得,此事最好还是不要与父皇说的比较好。”



    扶苏也知道其中牵扯了多少的利益。



    单凭刘家,就贡献了三百万石的粮食以及无数的财富。



    更不要说比刘家更加强大的司马家了。



    而且司马家布局这么多年,其中的财富更是很可能富可敌国。



    若是跟他父皇说了,这些东西他们压根留不下多少。



    赵惊鸿也跟他说了,这笔财富,将会是他们的底蕴。



    不管是造反还是建国,行军打仗,都需要钱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钱财很重要。



    之前赵惊鸿还跟他讲过一切都是一笔经济账。



    他父皇之所以能够大搞建设,那是因为打败了六国,六国的国库都充入了大秦的国库,所以大秦才能够迅速发展,建造那么多的建筑,养了那么多的兵马。



    任何时候,发战争财都是最快的。



    而如今司马家,将会成为扶苏第一笔底蕴,哪怕日后成了皇帝,这些钱财也可以充入国库,做很多事情。



    总而言之,这笔钱,他要定了!



    蒙恬深深地看了扶苏一眼,立即明白了扶苏的想法,微微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自己处理,公子准备怎么做?”



    扶苏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赵惊鸿。



    蒙恬见状,也看向赵惊鸿。



    他算是看出来了,赵惊鸿是主导者,是扶苏的智囊,很多时候,扶苏都询问赵惊鸿的意见,以扶苏为主。



    他对赵惊鸿的印象也不错,是大才之人。



    可是,扶苏以后可是要做储君的,就算没做成储君,到时候三十万大军举兵……咳咳,到时候也是可以当皇帝的。



    怎么能事事都听赵惊鸿的呢?



    这让他感觉有些不对,心中多出三分警惕。



    赵惊鸿并没有直接回答蒙恬的问题,而是询问两人,“蒙恬将军,扶苏,你们觉得,如果咱们真的要做什么,瞒得过王承将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