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砍树(第3页)

 正说着,村里的一辆破旧马车载着满满当当的鱼苗缓缓驶进来,马蹄哒哒轻踩过地面,带起阵阵尘土。

 这是第三批鱼苗了,王大壮跑过来喊:“东生哥,来了!”

 李东生顿时精神一震,走到车边,小心翼翼地揭开覆盖鱼苗的湿麻布,看了一眼车上的几个大水缸,表情越发凝重。

 卸下缸子后,他看向围过来的人,沉声道:“这次分育得更讲规矩了。就按我划定的,把它们分层放,不要乱!”

 朱大炮挠了挠头:“分层法?啥意思?”

 李东生从工具堆里拾起木棍,讲得仔细:“池子里分三层水域,温度、含氧量和泥沙状况都不一样。”

 “鲫鱼浮在上头,它喜欢氧气多、活动方便,活性大;中层最适合养鲢鱼,它吃悬浮的微生物,成活率高;泥鳅身子小,底层最奈它折腾。”

 “就算下回再冷,泥鳅也能从泥里钻出来。”

 “东生哥,你懂得真多!”

 王大壮还是忍不住感慨。

 都是一个村的,从小一起长大。

 咋东生哥脑子就好用不少?

 李东生笑了笑,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可不是我懂,是我上辈子懂。

 重生一回,总得有点优势吧。

 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道:“行了,大伙儿加把劲,把这批鱼苗都安顿好,我回家吃饭去了,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刚转身走了两步,就见孙大夫风风火火地过来了。

 “李东生同志,”孙大夫清脆的声音在人群中格外响亮,“我这儿有个提议,想跟大伙儿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带领大家伙儿搞点副业,增加点收入。”

 李东生一听,来了兴趣:“孙大夫,啥提议?说说看。”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围拢过来,竖起耳朵听着。

 孙大夫扶了扶眼镜,说道:“咱们村这儿,芦苇长得多,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