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稻谷飘香正当时(第3页)

 杜家那位老夫人,最近也没再来烦过他。

 但李逸清楚,这些顶级门阀不是那种肯吃亏的主,现在不发作,但早晚还会秋后算账的。

 但他李逸也一样不是那种愿意吃亏的人。

 当初别人也劝他不要收韦家的五十两黄金,更反对他又主动卖方子给杜家,可李逸还是干了,

 他可不会被人往左脸吐了口口水,再把右脸扭过去让人吐。

 一行人回到无极草堂,

 草堂顿时热闹了起来,

 罗二罗三等都马上过来,

 “看天色,最近几天可能都是好天气,收稻子的好日子呢,收了就能赶紧趁天晴晒上几天入仓,你不回来我还说去长安跟你说嘞。”罗三道。

 “明天就开始收割,”

 李逸三十亩稻子,倒费不了多少功夫。

 不过学田还有二百八十亩地呢,其中稻田有一百二十亩,塬上还有一百亩谷子和六十亩大豆也要收。

 “要抢天时,万一误了这好晴天,等一下雨,烂在田里,或是收回来发芽可就要命了,”罗三种地是好把式,他建议临时雇些人来收割打谷,先入仓为安。

 李逸原本想着等村民们收割完,再请大家来收学田的,也算是给村民们提供个工作赚点外快。

 现在听罗三一说,也觉得有道理,这天气也不是能一直晴好,要是遇到连阴雨,那损失可就大了。

 趁着天时,先颗粒归仓要紧。

 “那三叔你觉得是就在咱乡里请一些本地乡亲来帮工,还是说直接到三桥、灞桥那边去喊些青壮灾民来?”

 “农忙时节,各家各户现在都均田分地了,都要忙着收割打稻子,也要抢时间呢,

 不过用不着去三桥灞桥那边找灾民嘞,这前些天,看着稻子熟了,已经陆续有许多灾民闻着稻香就过来嘞,如今就在滈河岸边扎着草棚,等着活干嘞,

 吆喝一嗓子,要多少人就有多少,”

 三叔经验丰富,“咱就按亩算,往年收割农忙时,也会有人来割稻子,不管他几人一伙,就按收一亩地给多少粮食就是嘞。”

 “以前来收麦稻的麦客,好手一天能割一亩二分地呢。今年这么多人来等活干,包两顿干饭,一亩再给二升稻子都有人抢嘞。”

 李逸觉得收稻谷这活可是非常辛苦的,割一亩稻才二升稻子太少了,说实话一人一天割一亩,那都得是非常熟练的年轻人才行。

 不能因为现在讨活的人多,就刻意压榨。

 都是穷苦人,受战乱天灾等影响,背井离乡逃难在外,都不容易。

 “这样,收一亩地给三升小米,包两餐饭,都是下苦力的活,给大家吃好点,明天早上去买些肉,焖猪头肉,猪蹄炖黄豆,得让大家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还有一个,既然很多灾民来讨活,我们也不要挑挑拣拣只要青壮了,人家一家老少的,也可以一起来。”

 罗二在一旁道:“村长,虽说按亩计数,可还要包两餐,又要有荤素,这要是一家老少一起干,小的老的干不了多少活,却不少吃,不划算嘞。”

 李逸笑笑,“他们也非常不容易,都上门来讨生活了,我能帮点就帮点,”

 “村长,还有个事情,这秋收了,学堂说放半个月假,那我们作坊怎么办?”罗二问,虽说现在作坊没以前那么赚钱了,但也还是一直赚钱的,生意也还不错,这要是停工,每天也损失不小。

 李逸想了想,“我看要不这样,作坊呢不停工,咱作坊里的人继续做事,作坊出钱,雇人顶替她们回家收稻子谷子,二叔觉得怎么样?”

 雇一个青壮男人,顶替作坊或桥头摊子的妇人回家收稻子谷子,这个工钱,甚至作坊来出。

 “这多不好,工坊不是出了两份钱,又出女工们的工钱,还得给她们出钱雇工。”罗二赶紧道。

 “作坊停工,我们也有损失,雇人替他们秋收,就当是大家在作坊辛苦做事的一个福利吧。”

 “这福利也太好了,”罗二感叹着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