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加勋晋爵敕旨下(第2页)

 李逸只是拒绝了长安尉一职,

 没拒绝其它的赏赐,

 李渊捋须,“事不过三,你真要拒绝朕第三次封官?”

 “长安县尉,国家公器,朝廷要职,臣不敢受。”

 李渊对卢宽道,“亲家公,你说这李无逸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卢宽看的出李渊并不是真生气,便笑道:“李逸没做过官,这长安尉确实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罢,既然你不想做官也不勉强。”

 皇帝其它的赏赐倒也还是给了。

 李逸于是由浅水县男爵,荣升浅水县开国子爵。

 勋加二转,累积九转,为大将军散实官,散职加三阶,升为正七品宣惠尉散职。

 散实官和散职都不值钱,现在很泛滥,也没职掌,唯一值点钱的是,能够请授勋田。

 大将军做为九转勋,可得一千五百亩勋田。

 这意味着李逸还能再获得五百亩永业,皇帝又额外赏赐一千亩,这次又能到手一千五百亩地。秀芝、李存孝等七人放免为良,李逸失去七个奴隶,但皇帝补偿他二十个。

 “臣谢陛下洪恩。”

 李逸谢的非常真诚,

 这次赚大发了。

 拒绝长安县尉,也是必须的。长安县虽有六个县尉,一人管一曹,但李渊说他是专职捕贼,也就是管法曹的县尉,人称捕贼尉。

 这个县尉是最难当的,因为京师这么大,哪怕长安县只管一半城里一半城外,但加起来五十多坊外加五十多乡,


 京师京郊那么多王公贵族宗亲,门阀豪强,别说小小县尉,就是京兆尹,这名面上的京师地方长官,也是很难当的,

 唐朝历史上的京兆尹,绝大多数干不满一年就被撤了。

 李逸既无经验,也没什么显赫背景,想当好这个差太难,更可能是上任没多久,就得罪重要权贵,或是被人踢出来背锅,

 所以啊,还是不去趟那浑水,

 干嘛那么辛苦呢,

 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连当个京城的县令,都被称是前世恶贯满盈,才会这世罚做京城县令,可见这京县令多难当,那京县尉就更难当了。

 人啊,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鸿运当头,天上掉馅饼。

 这三千羌骑叛乱,本来是一桩大祸事,结果李逸这里却因祸得福,升官晋爵,赏钱赐地,

 好事一堆,

 但也是他把握住了,

 半路听闻羌兵叛乱烧杀抢掠,及时果断的就组织安排,他没有逃去长安城避祸,

 反而是留下并组织了兴盛里的村民退到易守难攻的冯六郎庄园,

 甚至派出了自己手下羌奴侦察敌情,

 这些表现,值得嘉奖,尤其是误打误撞下斩了旁仚地的首级,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功一件。

 皇帝告诉李逸,

 如今叛羌因旁仚地被杀,三千羌贼已四分五散,一窝蜂的往南山逃,仚图逃往汉中。

 庞玉集结了一万人马,衔尾追击,已数败羌贼。

 但李渊给庞玉下了道秘旨,让他不要斩尽杀绝,而是撵着羌贼溃兵往汉中跑,庞玉率领的一万唐军,在后面跟随入汉中。

 以剿灭叛变羌兵的名义,正式兵入汉中,

 汉中此时虽然也名义上归附大唐,但没啥实际控制,

 当初李渊带兵南下,攻打关中,阴世师卫文升等主持长安防御,李袭誉辅佐代王守卫京师,他提出派兵占据永丰仓,散发粟米赈济贫穷,拿出仓库中钱绢赏赐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