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百万钱赔门望(第2页)
“多谢师兄好意,其实这个事是有些内情,我也不瞒师兄,事情呢是这么一回事,”
良久之后,
孙伏伽目瞪口呆,
“你啊你,真是胆大包天啊,”
不过数落了几句之后,孙伏伽也只能叹息道:“既然事已如此,那就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但我还是要说两句,你们这样做,不合规矩,就算现在郭氏答应了,可这事嫌隙已生,你就算娶了杜淹之女,
可将来这不仅不会是一桩亲事好事,你得不到杜氏助力,还可能引的杜氏以你为仇人,你可考虑清楚了?”
“尤其是你那未来老丈人,你可知道他是何等样人?我告诉你,他可不是等闲之辈,聪辩多才艺,弱冠有美名,你可知终南捷径这个词?那就是你老丈人弄出来的。”
想当年杜淹为了早日光宗耀祖,就琢磨着怎么能够早日得到重用,后来听闻苏威在北周时曾担心岳父宇文护垮台后祸及自身,便弃官隐居终南山中古寺,以读书写诗自娱,屡次拒绝朝廷征召,
结果隋文帝反而敬慕其隐者美名,将其征召至朝廷担任要职。
于是杜淹就和好友韦福嗣得出结论,当今圣上最喜欢用合乎时宜的隐者这么个结论,两人就照猫画虎,也跑到终南山里隐居,还不忘派人四处扬言隐逸,实则是想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
结果消息传到杨坚耳中,隋文帝却一眼看穿两人把戏,不仅没得到征召拜官重用,反而被谪戍江表,多年以后才遇赦回到故里。
但杜淹受此重大打击,却并没有消沉,他跟韦福嗣这对好友,仍然在不久后得到重用,到大业末,两人一个是中书舍人,一个是治书侍御史。
杜淹在洛阳,还能在洛阳七贵中,依附于王世充,可见其眼光很毒。
“你那个准丈人啊,才华与圆滑并存,既有能力,而且心也够狠。”
总之一句话,你这样娶他女儿,杜淹肯定会弄你。
“这些我都知道,”李逸直言。
“仍打算娶?”
“嗯。”
“行,那我就给你保这个媒,既然杜家老夫人已经同意此事,那现在就是要走仪式了,按习俗,纳采时,得准备三十二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还要带一对大雁,
绸缎、首饰、食物等,还要送干漆,取如胶似漆之意,送九子蒲、朱苇取可屈可伸之意,嘉禾取多禄之意。
送羊代表祥瑞,送清酒代表降福,送白酒代表喜庆等。”李逸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
“现在就开始采买应当来的及吧?需要什么,师兄给我写张单子,我立马去买。”
三十二样礼物,
按家庭实力地位,每种礼物的数量也是不同的,从八件到十六件甚至一百零八件不等。
“三十二样都置齐,每样八份如何?”孙伏伽问。
八份已经要不少钱了,比如八头羊,八坛酒,八匹绢,八件金器等。
“对了,你还要准备金钗,等纳采女方同意后,把准备好的金钗插到女子头上,这称为插钗。”
李逸一一点头,钱能解决的都不叫事。
“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这九样是一定要有的,
其余的就看身份地位和财力置办了,马牛猪羊、丝绸锦缎、米面粟豆,金银首饰、甚至油盐酱醋、果子糕点。
但六礼,每次都起码要有一对大雁。
“还请师兄帮我挑个吉日,上门纳采问名。”
“好,通婚书你要谁写?”
“一事不烦二主,也请师兄帮我写。”
孙伏伽倒也答应的痛快,于是跟李逸商量了一下这三十二种纳采礼物。
孙伏伽帮李逸挑了个吉日,三日后,九月十八,好日子。
李逸也是立马回家,开始准备这三十二样礼物和一对大雁,这些东西还不是娉礼,只是提亲礼。
好在东西虽多,但长安东西两市都能买到。
三天后,
李逸接上孙伏伽,带着一对大雁,后面跟着家奴,肩挑车载,拉着三十二样礼物,每样八份,来到了杜如晦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