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冰火两重天(第2页)

 祭品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逸的品级还不够立家庙,所以就跟大家一样,在家里祭祀。他也不知道父母是谁,便干脆祭天祭地罢了。

 猪头、鸡、鱼,取代三牲,再献上酒、饭、馒头,

 这已经是百姓能够使用的最高等级的祭祀礼了,称为一少牢。

 “阿郎,雇的马车已经来了,”

 唐初还没有轿,结婚都是用马车。结婚的马车也是有讲究的,也会提前装饰好,

 在结婚当天的早上,还要早早摆在家门口,这叫亮车,向四周的街坊邻居们展示,等到良辰吉时一到,新郎就要骑高头大马,带着迎亲队伍,赶着装扮喜庆的马车去接新人了。

 “阿郎,青庐已经布置好了,按习俗,你还得去拜床母。”秀芝笑着道,她今天也特意来给李逸庆贺结婚,还帮着布置。

 一别许久不见,秀芝已经从原来那个女仆,变成了带有几分贵气的三品崇义夫人、六皇子保傅,走到哪,身边还跟着宫人和小宦官。

 “谢阿姐今天能来。”

 “你可是我弟弟。”

 宅子内院西南角的吉位上,青色帐篷里已经准备了崭新的被褥和喜庆的红烛,床上还撒上了莲子红枣桂圆等寓意早生桂子多子多孙,

 李逸在秀芝她们的指点下,按八字和房屋朝向拜床母,祈求婚礼顺利进行。

 今天帮忙铺床的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全是父母安康、兄弟姐妹健全、夫妻和睦、儿孙满堂的妇人,寓意着新婚夫妇也能一样家族美满。

 平康坊李宅,已经宾客满棚,

 按习俗,迎亲得在黄昏之时,

 罗二罗三,还有王大郎郭二郎、董七郎李二郎等人今天,都很积极的充当起了知客、管事的角色,帮着李逸招待客人,安排事情。

 厨房更是已经热火朝天,剁骨头的切肉的,

 今天办流水席,

 吃八大碗。

 等到八九点钟时,便正式开席,

 客人还是不少的,

 李逸把罗家堡的村民都请来了,还有诸如郭村长、冯乡佐、王乡长王里正、董秀才等,相熟的都请了,

 这长安城里王令史、王法佐,还有李靖一家,师兄孙伏伽做为大媒更是不能少。

 连以前认识的队头丘神俨也带着几个兄弟来捧场,

 甚至之前在行营认识的几个参军事同僚,苏勖、杨悰也来了,而同住平康坊的褚遂良今天也来了。

 不少客人不请自来,


 李逸如今还是挺有面子的,很多人特意主动前来贺喜送礼。一顿热闹的八大碗吃完,

 李逸也要开始出门去杜家迎亲,虽说习俗是黄昏时把人迎回来,但要想接到新娘子,也还有很多考验的。

 刘黑子特意给他逸选了一匹枣红马,鞍也换了一副漂亮的新鞍。

 租的马车,也是装饰的非常豪华。

 一群年轻人跟着李逸去迎亲。

 安民坊,杜宅。

 杜丽昨夜几乎没怎么睡,兴奋的根本睡不着。

 天还没怎么亮,

 十娘便准备试嫁衣。

 按习俗,唐人官员家女儿出嫁,可以穿和她母亲身份地位相符的命妇服,若母亲无诰命,九品以上官员女,可以穿青色大袖连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