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浅水县子有利国重器进献(第2页)

 

耕地播种,

 

忙的热火朝天。

 

活虽然累,但这些灾民们刚吃上饱饭,倒也很珍惜,男人女人,甚至老人孩子也全都下地干活,早出晚归。

 

煮好的饭,都是送到地里。

 

好在一个组安排了三头耕牛,有牛耕地就要轻松许多,地翻耕后,还要翻松和整平两三遍,

 

接着就有耧车来播种,边走边摇,开沟和播种同时进行,效率挺高。

 

这边播种后,那边就用石头砘子把耧铧划松的麦垄压实,防止风吹干土壤里的墒情。

 

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力,

 

尤其是今年比较仓促,也没有准备好粪肥,只能等后续再补施。

 

李逸也天天蹲在地里,

 

大家干活倒是都很努力,不过好些灾民也是长期饥饿营养不良,这突然农忙种活,一时都有点吃不消,

 

就连新买来的牛,也都还不够默契。

 

而且李逸发现,现在用的犁有点过于粗笨了,犁辕又长又直,他隐约记得小时候看老家村民耕地,犁都很小巧,铁的,犁辕是曲辕还很短,甚至犁头还安装了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明显那样的曲辕犁,犁架更小更轻,而且还便于转弯和调头,既能灵活操作,而且还大大节省人力、牛力。

 

现在用的这犁太笨重了,一人抬着都很吃力,更别说牛还得拉着这犁深耕土地,每次转向时,要把犁抬起来也是很费力气。

 

等到午间吃饭时,

 

李逸把佃户们聚集起来,跟他们探讨起这犁来。

 

有老汉说,这种直辕犁,据传从汉代时就是这样了,世世代代如此。

 

也有个淮南来的灾民说,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犁都这样的,他们老家就有长曲辕犁,

 

“我们老家的犁是长曲辕的,可以更好深耕。”李逸没想到原来已经有曲辕了,

 

“没有短曲辕犁吗”

 

“没有。”

 

另一个河南来的灾民则说他老家有种犁叫蔚犁,是短辕犁,但是也是直辕犁。不过转动比长直辕犁更加灵活,利于回转调头,相当适合耕种那些小块的田地。

 

李逸让大家都说了各自老家或见过的犁,

 

长直辕犁、长曲辕犁、短直辕犁,

 

却没有短曲辕犁。

 

不同的犁构件也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会增减一两个部件,各有特色。

 

李逸对照着自己印象中的短曲辕犁,觉得完全可以改进一下。

 

接下来,李逸一边观摩部曲犁地,一边画图纸,还找到做犁的木匠、铁匠们咨询了解,

 

他开始造犁。

 

闭门造犁。

 

一款新犁经过几次改造更新,终于初步成型。

 

由犁铧、犁壁、犁底等十一个部件组成,

 

长直辕,变成短曲辕,增加了犁评和犁建,推进犁评,可使犁建向下,犁铧入土则深,提起犁评,犁铧入土则浅,

 

把曲辕犁的犁评、犁建还有犁箭三者有机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需要,更便于精耕细作。

 

犁壁不仅能碎土,还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阻力。

 

看着新完成的短曲辕犁,李逸心潮澎湃,这些天一直在地里,他也是对耕地效律的低下很感慨,牛和人都非常累,效律还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