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锦衣还乡(第2页)

 

又用了姜片香葱,

 

最关键的还是先砂锅大火烧开,再文火焖两小时,另取小瓦罐,放入焖酥的肉,再上蒸笼蒸半小时。

 

很费时间,也很费料,黄酒、白、酱油这些不便宜。

 

李逸都没舍得用自己的存货冰,否则味道还能更好。

 

“我回来了!”

 

萧十三风雪中归来,

 

李逸惊喜的迎接他,“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事情就办成了”

 

“嗯,算是成了,”

 

“我师兄回来了”

 

“还没,我是陪郭孝恪一起来长安的。”

 

李逸拉着萧十三入席,给他倒上柿子烧,“先吃点菜,喝点热汤,再来口酒暖暖身子,一会再说。”

 

李逸又让人去喊虞幼娘来。

 

萧十三也是饿了,他到了长安办完事,便回平康宅,才知晓虞幼娘和李逸夫妇回了乡下,便又赶来。

 

“这些菜真不错,”


 

狼吞虎咽,

 

猛喝了一口酒,倒没呛着。

 

“我带去河北的几壶柿子烧,早喝完了,在河北就怀念这一口呢,魏秘书丞也一直念叨着呢。”

 

“快说说这次情况如何”

 

“挺顺利的,我和魏秘书丞挺顺利的绕过了王世充的地盘,出潼关后经陕州至熊州,绕道洛阳南边的伊州,再转雍丘,过白马,抵达黎阳,”潼关东面的陕州,如今是宗室永安王李孝基为总管、刺史坐镇,再往东的熊州,是年初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出兵洛阳,回军时攻克新安、宜阳,新置熊州,由前长安大侠,原国公史万宝和总管盛彦师驻守。

 

再往东的伊州,也就是汝河流域的临汝、郏城一带,是李密旧部张善相地盘,他被李密封为襄城公,

 

李密归附后,他也是跟着上表归附,被授为伊州总管。

 

魏征和萧十三一直到伊州,其实都还是很安全顺利的,张善相本就是襄城人,隋末拉起人马保卫乡里,后归附李密。如今再投唐,对李密很客气,好吃好喝招待,还派兵护送。

 

甚至还特意跟东边汴州雍丘李公逸打了招呼。

 

李公逸当年在家乡雍丘举兵造反,跟王伯当王当仁周文举等几支人马的首领,是最早推举李密的,不过在李密兵败后,他选择归附了王世充,

 

毕竟跟李唐地盘,还隔着王世充。

 

魏征来到雍丘,秘密见了李公逸,拿出了皇帝给李公逸的招抚诏令,拜其杞州总管,封阳夏郡公,以李善行为杞州刺史,

 

但李公逸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接受,却也没将魏征捉拿送给王世充,而是送上盘缠,派人将他们悄悄送走。

 

魏征虽没成功招抚李公逸,但也成功过了黄河,抵达黎阳。

 

过河之前,魏征先给徐世绩写了一封信,让萧十三送去。

 

徐世绩接到信后,跟心腹郭孝恪商量,都觉得如今李密都西投长安,原来瓦岗许多将领都带着士兵或州县归附王世充,

 

只剩下他这样的一小部份人还没有向长安或洛阳上表归附。

 

可他们不可能一直这样,等王世充腾出手来,只怕他们也难以再坚持。

 

徐世绩也更看好长安李唐,但他对郭孝恪说,我们本魏公部下,魏公已经归附大唐,这里的土地百姓,都是魏公所有,我如果听了魏征劝说,直接上表长安朝廷献出他们,

 

就是借主人的挫败而得利,为自己邀功,获取富贵,我是不耻的。

 

于是他对萧十三说,希望魏征过河会面。

 

等魏征抵达黎阳会面,徐世绩说他会登记郡县户口、士兵及马匹数量,派郭孝恪前往长安,汇报魏公李密,由他献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