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请命换帅

第200章 请命换帅

 

寒冬腊月的长安城,笼罩在铅灰色天幕之下。

 

太极宫飞檐上的脊兽覆盖层薄雪,银装素裹。李世民踩着新铺的青石甬道,心忧如焚。

 

想起他搜集到的老三在太原的种种混账行为,此刻就如冰锥般刺进肺腑,都说李唐得天下易,但这天下也还没完全打下来呢。

 

两仪殿中的铜兽炉吞吐着袅袅香烟,李渊斜倚紫檀凭几,指尖摩挲着琉璃盏。

 

盏中葡萄美酒殷红如血。

 

皇帝今日难得没有弹琵琶,而是在看书,摊开的书是《汉书》,正是霍光废立昌邑王那段。

 

“父皇,刘武周与突厥始毕可汗盟誓于白狼山,儿臣以为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大举进攻,元吉年少,只怕难以当此防御重任,儿臣请求前往太原接替元吉”

 

李渊将手中的琉璃盏在几案上重重一顿,

 

“元吉月初还曾亲率并州骑兵,大败叛乱稽胡,一杆马槊连挑稽胡数名悍将,报捷的使者送来三百多稽胡首级,”皇帝的声音很平缓,李世民却想到的是右卫将军、并州总管府长史宇文歆奏报上说元吉经常让奴仆、婢妾数百人对刺嬉戏,死亡甚重。

 

甚至他还经常带手下夜闯民宅,淫猥民女。

 

烛影在椒墙上拉出扭曲的暗影,父子二人的轮廓好像两头对峙的野兽。

 

“父皇,三郎的马槊确实练的不错,但现在大敌当前,并州需要的是一位能够稳定大局的主帅,而不是一个好勇斗狠的将军。

 

“儿臣举荐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长孙顺德为并州长史,以右骁卫大将军、河间郡公刘弘基为并州司马,

 

再向并州增兵两万,以备边防。”

 

当长孙顺德、刘弘基两个名字出口时,李世民清晰的看见父亲目光里的寒芒。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虽都是皇帝钦定的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之一,但长孙顺德是李世民妻子叔父,刘弘基也向与李世民关系亲近。

 

“常宁宫修的如何了飞檐该用鎏金还是彩绘”

 

皇帝手指轻轻敲在案上,转移了话题。

 

李世民心下黯然,果然都被李逸料中了,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皇帝对他有了成见,很难再轻易改变。

 

他现在挺后悔当初在陇右,不该那么急的。

 

“马上是新年,常宁宫已经暂时停工,等开春后再重新恢复开工。”

 

暮色吞没最后一缕天光时,

 

李世民勒马立在朱雀大街,北风卷着碎雪掠过衣袍,远处传来净街鼓沉闷的余响。

 

御宿乡无极堡,

 

萧十三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正在缝制婴儿小衣的虞幼娘欣喜的迎上前,萧十三将耳朵贴到妻子腹部,胡茬扎在裘袍上,“我听见了,像是小鱼在吐泡泡。”

 

“哪有这么快,”虞幼娘羞赧的轻推他。

 

萧十三拿出一道黄绫官告,“凉州总管府兵曹参军事,从七品下。”

 

告身上鲜红的吏部大印十分醒目。

 

客厅里,

 

火腿蒸腾的咸香混着柿子烧酒的酒香,在厅堂氤氲开来。

 

萧十三贪婪的嗅着这味道,“出门在外,最是怀念柿子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