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杜淹再起杀心(第3页)

 

杀手也派过了,

 

但没有结果,定是失败了。

 

现在老夫人又在杜如晦手里,杜淹对李逸更是鞭长莫及。

 

咬牙切齿的咒骂李逸,杜淹决定再重金,派人去刺杀李逸,只要他死了,女儿就算成了寡妇,可凭京兆杜氏的身份,以后也还可以再给她找个名门子弟嫁了。

 

关中六姓、山东五姓七宗,他杜淹想找就能找到。

 

长安,

 

高二等十几人被打了个半死,吊了一夜后,次日一早绿帽辛县令就派人来把人带回去了,

 

这个案子很简单,万年县定的是欺诈财物以及放高利贷这两点,反正人证物证等有,

 

大唐律,诈谓诡狂,欺谓巫罔,其中伪造御宝、伪写官文书、符节,诈伪制书等行为是重罪,犯者将处以斩、绞或流放的重刑。而欺诈官私财物,犯者准盗法论,罪止流三千里。

 

至于放高利贷,则要按导致的后果处罚,比如导致债务人破产,就要处一年徒刑,致人逃亡,处一年半。若是致人自杀,则处一年半徒刑,并一千钱罚金。而且超过本金一倍的利息,也是不承认的。

 

“万年县把案件移交给了雍州衙门,雍州判了,高二判了流三千里,他的同伙,也分别判了流放和徒刑。”

 

地方县令审理案件后,没资格直接判流放、死刑的,需上报州,再由大理寺和刑部最终判决。

 

但雍州很特别,他的司法权力很大,有独立的司法权,不受常上诉程序限制,只要案件确凿无疑,可以直接审理,甚至有必要时,可以当场做出死刑判决。

 

流三千里,

 

这是按最早量刑了,

 

不过李逸也不同情他。

 

不过到了下午,

 

李逸就又收到新消息,

 

皇帝李渊知晓此案后,居然直接下旨,特命杀之。

 

不仅仅是高二一人,而是昨晚上李逸他们抓到的高二一伙人,一共十三人,皇帝全要杀了。

 

这有点过了。

 

虽说乱世用重典,但杀个高二,李逸倒也不反对,可把十三人全杀了,其中有个还是收了点好处帮放风的高家堡村丁。

 

毕竟这些人是他李逸抓的,若是因此全被杀了,李逸也会过意不去,尤其是那个放风的村丁,更罪不至死。

 

他回到书房,立马写了一封谏书,然后骑马赶到长安上奏。

 

李渊很快看到了李逸的谏书,

 

“三尺法,王者所与天下共也,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陛下甫创鸿业,奈何弃法”

 

李渊看后,捋捋胡须,“人是他李逸亲自抓的,现在倒又来求情。”

 

皇帝把他的谏书扔到一个筐里,那里已经堆了一筐了,全是这样劝谏的奏疏。

 

宰相萧瑀、陈叔达也都进言劝谏,

 

还有治书侍御史孙伏伽、监察御史李素立更是上万言书力谏不可。

 

“这么多谏书里,倒是只有孙伏伽、李素立和李逸三人说的最有道理,当赏。”

 

“晋孙伏伽为从四品上大理寺少卿,授李素立为从六品上侍御史,”

 

“至于李逸,散职加一级。”

 

“高二等犯,可以不杀,俱流放三千里,发配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