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传国玉玺到手(第3页)
“斩!”
“悬首营门!”
“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承基、宇文承趾等囚车押回襄国斩首。”
宇文化及的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河北道安抚大使,蔡国公裴世矩率众隋官归附窦建德,被直接任命为吏部尚书,
对于聊城的那些降卒和降官,裴世矩建议听其自由。
愿意加入夏军的欢迎,想回家的也发给路费遣散。
有近一万人,都选择回乡,也有不少官员选择离开。
王薄等六人都加入了夏军,王薄被任命为齐郡公、齐州总管、刺史,其余五人也都授予县公、刺史之职,官职爵位不如宇文化及授的高,几人心中都有些不满。
裴世矩又劝说窦建德与洛阳交好,派使者到洛阳去拜见皇泰帝,让他不要急着称帝。
窦建德也都一一采纳,裴世矩又推荐了原大业朝的兵部侍郎崔君肃、少府令何稠,以及柳调、欧阳询、虞世南等,
窦建德任命崔君肃为宰相侍中,何稠为工部尚书,柳调为尚书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其它留下的隋朝官员,也一一量才授官。
裴世矩得到窦建德礼遇,很是用心,提出了远交近攻,先联合洛阳,尊皇泰帝杨侗,接受洛阳朝廷册封,与洛阳一起先对付正在接收抢占李密旧部、地盘的李渊,
先把黄河以北,以及河南运河以东之地,都抢过来。
这样起码能够和关中李渊、河南皇泰主,来个三足鼎立。到时再把依附李渊的幽州李艺、北平高开道、营州邓嵩等全都扫平,
然后逐鹿中原。
“远交近攻,洛阳近、长安远吧?”刘黑闼插嘴。
“非也,关中虽远,然则李渊现在派出张道源、李神通、李孝基等人正在到处招抚接收李密河南旧地旧部,如今我们和洛阳之间,其实反倒是隔着李渊的人马地盘,
若是夏王也和幽州罗艺一样向关中李渊上表称臣,那我们就将被限制住,再难有发展。故此,我们得上表洛阳,尊奉杨侗,然后和李渊争夺李密旧地,回头再夺幽营,
只要河北皆入夏王,则有了争天下的实力。”
“好,就听裴相的,以后还请裴相主持朝廷,制订朝廷礼仪、颁布律令。”
窦建德从谏如流,虚怀若谷,这位里长出身的乡下人,在河北威望日增,兵马也日益强壮,可他到如今也只是自称夏王,并没有迫不及待的称帝。
甚至攻破聊城,得到传国玉玺,也没因此就要称帝。
连得到了萧皇后等杨广的妃嫔美人,他也全都是十分礼遇,没有半点邪念。
窦建德驻军聊城,
向魏、济、齐、青、卫、郓、滑、曹、兖、徐诸李密旧部,派使者前往招抚劝降,封官授爵。
魏州,
灰头土脸的李神通只得亲自把魏征、崔民干放了出来,给二人赔礼道歉。
两人面对如今这形势,也只能是沉默无语。
大好局势,让贪功的李神通毁了,甚至赵君德等好几人,直接就率地盘、人马,转投了窦建德。
“现在该怎么办,还请魏秘书丞教我。”
魏征也顾不得怪罪李神通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必须守住魏州,魏州不能再丢了,但如今赵君德挟贝州投窦建德,博州又落窦建德之手,
我们只能请黎阳的李世绩率兵来援,同时派人往北面幽州,请幽州总管罗艺发兵南下,牵制窦建德。”
“可窦建德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就凭我们,能守住魏州吗,要不要暂避锋芒,先撤到黎阳跟李世绩汇合?”李神通犹豫道。
“魏州绝不能丢,否则黎阳也是孤城难守,到时整个大河以北就尽属窦建德了,再想恢复就难了。”
“好吧,那就守。”李神通咬牙。
魏征回到住处,立马给长安的李逸写信,信里把李神通骂了个狗血淋头,他说自己也想抛下这里的一切,直接回长安。
可是现在局势如此,他没法就这样走了。
信尾,他给李逸送上新年祝福,并怀念李逸家柿子烧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