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愤怒青年李世民(第3页)
可皇帝却还天天在宫里跟裴寂弹琵琶,
“裴寂号为首相,可他有什么功绩他现在有什么资格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国家如此危险,他却视而不见。”李世民骂裴寂,骂他除了奉承皇帝,陪着吃喝玩乐,根本不配做宰相。
“论功勋,论能力,刘文静都比裴寂强太多。”
“论才能本事,玄龄、克明也远超裴寂,就是无逸,见识谋略都胜过那老匹夫!”
“大王慎言,当心隔墙有耳!”李逸赶紧出声提醒李世民,
有些事情就算大家心知肚明,可也不能说出来,否则被传到皇帝那,可就成了罪证。
历史上刘文静,不就是因为跟裴寂相争,然后他又是李世民的人,李渊后来就弄死了刘文静,而罪证就是刘文静跟兄弟刘文起在家喝酒,一起骂裴寂,喝醉后拿刀砍柱子,说一定要砍了裴寂,被人添油加醋密报皇帝,就成了谋反铁证,加上刘文静向来跟突厥那边关系好,他还和李密是连襟,
而李密反叛,后来李密的叔叔李仲文也投突厥反叛,这就更让刘文静没了活命的机会。
望着冰封的滈河,
李世民长叹,“我想做点什么,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看着局势一天天糜烂,我心忧如焚啊。”
“大王,局势还没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关东糜烂不可怕,那本就只是李密旧部之地,
至于河东,哪怕一时失利,到时大王出山,还是能够再力挽狂澜的。而且现在河西和山南,都正在并入版图,大唐还是越来越强的。”
“你什么时候随营出征”李世民问。
“暂时还没接到通知,但估计应当快了。”李逸觉得这趟原州之行,估计也就跟李世民说的一样白耗钱粮,
河西无战事,
就看现在凉帝李轨,以前号称拥精锐十万,可现在却只能带着一千人马龟守城中,安兴贵兄弟俩带的叛军也就几千号人。
其它各郡县的西凉官将,都在看戏,就能料到等安氏兄弟把李轨擒获送往长安,河西诸郡肯定都是望风归附的。
连安氏兄弟几千人马都不敢打,他们还敢对付大唐
当然,李建成亲自出马,带几万唐军在凉国边境坐镇,作用肯定也有,能够震慑住那些地方官和豪强、胡部,让他们接纳大唐派去的官员,甚至是允许唐军进驻等。
可其实这种事,让柴绍或窦轨等随便一员大将,带上几千人马过去也一样。
“我推算到我过些天可能会骑马摔一跤,大概是难以随营了。”李逸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必要,你就随太子走一趟,不管会不会打仗,到时没功劳也有苦劳嘛。
再说,既然太子这么赏识你,你就留在东宫嘛。”
杜如晦道:“大王对你的信任是不会改变的,不是有那么句话嘛,身在曹营心在汉。”
李逸愣了下,啥意思
我这是成卧底了
房玄龄压低几分声音,“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