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战死(第2页)

 

这位紫袍玉带的新兴郡公,被李素立当众揭破偷藏金薯,不由的老脸一红,讪讪的从袍中取出偷拿的几个金薯,他红着脸辩解,“我这不是偷,我拿的是我自己的金薯,我只是想拿几个回家给我老母和妻儿们尝尝这祥瑞的美味。”

 

“我拿自己的东西,怎么能叫偷呢”

 

李素立就是上次皇帝要杀高二等人,上书力谏得依法而行的那位监察御史,因进谏被皇帝一下子连升八级。

 

“新兴郡公,陛下刚口出谕旨,你马上就违旨,你这是罪加一等。”李素立大声道。

 

赵文恪是武人,李素立是文人,还是五姓赵郡李名门子弟,嘴上争辩根本不是他对手。

 

李渊都只好站出来帮这老部下说话,

 

可李素立还不肯退让,说他违抗旨意。

 

“那就把赵文恪偷拿的这四个金薯没收充公,再罚赵文恪铜二十斤,”

 

“李素立正直,赏金薯两个。”

 

赵文恪这次名下的金薯八缸,收获了好几十斤,有一百来个,被没收四个倒不心疼,就是觉得当众有些丢脸,大眼睛瞪着李素立,却又没法子。

 

不过有了赵文恪这个例子,其它人倒也没敢再有小动作,只好把金薯都留下了。

 

回到家里,

 

李逸告诉十娘她们说金薯丰收了,

 

“我们那八缸土豆,收获了一百多斤呢,最大的一个足有一斤五两重,一缸最多收获了二十四斤

 

可惜这些金疙瘩宝贝,暂时还只能留在禁苑,要统一耕种管理,现在也不能随便吃,只能等夏收后,到时才能给娘子你们做土豆美食了。”

十娘倒是没那么馋,

 

“先留种也对,一颗金薯到时能变成几斤甚至十几斤呢,咱早吃晚吃也一样是吃,

 

这百来斤金薯,能种上一亩地,夏收就能收获几千斤。”

 

李逸说皇帝又赏了他一百两黄金,杜十娘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那拿来买地、买奴吧,现在田地便宜呢,但地价已经在涨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现在买地,就是捡漏呢。”

 

李逸名下都有田地过万亩了,但杜十娘仍对买地有极大的欲望。

 

买了地,还要买奴隶,她觉得现在奴隶也便宜,买奴隶性价比高。

 

“再去招些灾民来做佃户,”李逸觉得灾民招来做佃户,同样是依附于李家,比起奴隶,尤其是什么獠奴羌奴等好,那些连语言都不通。

 

“灾民佃户也招些,但奴隶也得买,庄园作坊里用奴隶划算,而且有些地方用奴隶还能保守机密。”

 

看着她现在积极买田买奴的样子,倒是已经渐从祖母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了,这是好事。

 

晚上,

 

虽离别许久,但她还是很守礼,让玉漱陪李逸。

 

她要为祖母守孝一年,这一年里不吃肉不穿吉服不同房。

 

李逸其实觉得一整年有点久了,

 

但古人就是讲究这些,父母丧甚至得守三年,许多人整三年时间在父母坟前搭个草棚住三年,

 

回到家妻子儿女都认不出来了,居丧一回,形销骨立。

 

住草棚,睡草房,枕石头,粗茶淡饭,不洗澡不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