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赏赐一座铸钱炉(第2页)
李渊点头,“比隋五铢千钱重了二斤二两,重了近三成。铜六八,那还能有铸币之利吗你也知道如今百废待兴,天下还未一统,朝廷府库空虚,可不能亏钱铸币。”
“陛下,臣与铸钱匠头等经过研究,想出了用母钱翻砂法,取代原来的范铸法,并通过订制大的坩埚等办法,可以加快铸钱效率,又能再降低成本,仅火耗就能从原来的百之十九,下降到百之十一,下降八分。
再加上用以工代赈之法,召南山流民铸钱,用工成本还能减少,百之十五的铸币之利,必能保证。
甚至在铜料充足的情况下,能提升到日铸五百贯钱。”
“这上面为何不是五铢而是开元通宝四个字”李渊笑问。
“陛下,此钱为我大唐新王朝建立后铸造的第一款钱币,开元二字乃象征开辟新纪元之意,道家经典《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远古创世经历诸劫,凡五个劫号,龙汉、赤明、上皇、开皇、延康,
而《度人经》讲诸位尊神开劫渡人,道家经浩起自三元,即混动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
开元二字合释则有开劫创始之意,而通宝二字,道藏有洞真诸经,洞即通,真即宝。”
李逸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他也不知道历史上为什么李渊武德四年正式铸钱,用的上开元通宝四个字,弄的很多后人都以为这是李隆基的年号钱,毕竟李隆基年号用过开元和天宝。
“开元,开创新纪元,开劫创始,通宝,洞真。”李渊念了几遍:“好,非常好。”
虽然汉以来,五铢钱大行其道,可听了李逸解释,李渊觉得用开元通宝,通宝钱,也更能展示新朝新气象。
“朕还担心你为了铸币之利,最后搞出来当十钱来呢,没想到你却能找到更好的铸钱之法,好,就按此钱样,精雕祖钱,尽快制作母钱,
朕希望能够在下个月初,就能看到有成品的开元通宝新钱!”
拿着象牙样钱,李渊是越看越喜欢。
五铢钱,一开始钱重如文,就重五铢,但后来也是十分混乱,汉武帝行三铢钱,后来又废三铢行半两钱,
此后五铢钱又重新启用,但东汉以来,钱币上虽都写五铢,可实际已经都不足五铢。
开元通宝也才重二铢多。
“枚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钱重一两,每文重一钱。”
李逸开创了一个新的计量单位,一枚铜钱,重一钱,为十分之一两。
以后市场交易,铜钱还能成为检验斤两的工具,十个钱是一两,八十个钱是半斤,一百六十个钱就刚好一斤。
高兴的李渊笑道:“你要是在三月底完成两万贯的铸币任务,并能有三千贯余利,朕到时赐你一座铸钱炉,许你开炉铸钱。”
殿中内侍们低着脑袋,可一个个心中震惊无比。
居然赐臣子铸钱炉,许自铸钱。
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也是李逸上书皇帝的请铸新钱疏里的一条建议。
鉴于如今私铸泛滥,恶钱通行,严重影响到了经济民生,妨碍商贸交易,甚至影响朝廷税收等,他建议尽快推行新钱。
铸新钱同时,打击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