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宜摄九门总司八校(第2页)

现在他请求带兵征河东刘武周,只要三万兵,结果皇帝却又一道诏令授他凉州总管,总管九州军事。

九州,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廓也,正是平定河西李轨后,设立的九个州。

“陛下,河西已平,杨仁恭安抚河西,又须何臣总管凉州”李世民问。

“黄门侍郎杨恭仁是检校凉州总管,”李渊道。

“那臣还是陕东道大行台,分身乏术。”

“你暂时遥领凉州!”

听到遥领二字,李世民知道了,皇帝这不过是给他加个虚衔,什么凉州总管,总管九州,啥也不是。

看来皇帝是要以此打消他请缨挂帅的想法了。

皇帝又交给卢宽几道诏令。

平定河西的安兴贵安修仁兄弟,皆封国公拜大将军。

太常少卿李仲文与王行敏、刘世让六将,轻敌大败,丧师辱国,都被免职,除职为民,许白衣效力军中,将功赎罪。

行军副总管李逸,不仅无罪还有功,赐绢千匹,晋金紫光禄大夫,封安定郡开国公爵,

授灵石道行军总管,

使持节,吕、介、浩三州诸军事,检校吕州总管。

对这个能打胜仗,能稳住局势的年轻人,皇帝再一次破格重用。

“并州传回来的消息,李逸在雀鼠谷围住了刘武周大将黄子英数千精锐,介休城抵抗并击退敌将寻相,

齐王元吉也率并州将士抵抗并击退宋金刚两万人马,”

皇帝咬着冰块,下旨恢复齐王元吉并州总管之职,命宇文歆、刘德威、刘政会、窦诞等共同协助齐王镇守并州。

“陛下,元吉年少不知军事,大敌当前,岂能把太原交给他。臣请求立即派兵北上河东,早日扫除武周,否则贻误战机,就再难收拾了。”李世民痛心疾首。

这个时候,还要恢复元吉的并州总管之职,这不是拿河东开玩笑吗

右仆射裴寂出列。

“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率军往河东。”

“好,”李渊一口应下,“以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为副总管,

内史侍郎唐俭为行军长史,陕州总管永安王孝基为行军司马,右骁卫大将军、河间郡公刘弘基为行军总管,

另李仲文、刘世让诸将,并受右仆射节制,”

“朕并许右仆射便宜行事特权。”

“灵石道行军总管李逸,并受节制。”

皇帝给老伙计裴寂调了四万大军,其中在灵石的李逸一道。从陕州、怀州抽调李孝基、刘弘基两总管,也各有一万多人。

再从关中抽调一万余人。

总共是四万战兵,配两万辅兵,李渊也是把所有能调的家底都调上去了,关中只剩下了新编的关中十二军三万人,其中还有大半是新点选府兵。

李渊对于裴寂还是很信任的,

毕竟还给他派了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从征,

内史侍郎唐俭做长史,也是元谋功臣,很有本事,永安王李孝基也出镇陕州大半年。

灵石还有个福将李逸呢。

而刘武周入侵河东以来,表现的也只能说一般。

两个月了,就攻下了榆次、平遥两座县城而已,李仲文那还是轻敌大意中伏,一座介休城他们都拿不下,更别说太原了。

李渊觉得之前世民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

就算刘武周拉着一万突厥军入寇,可现在刘武周总共也才投入了三万余人马,太原城完全可以守的住,

裴寂带着这么多大将、精兵,必然能够迅速改变战场形势,将敢于深入并州的刘武周军扫灭,说不定还能顺势收复代北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