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节度(第2页)
“刘武周怎么会一次动用这么多降兵,按常理就算用降,也多会打散使用吧”
“或许时间紧迫,怕打散后,影响指挥。”
“我看就是刘武周狂妄自大,他以为太原拿下了,晋州以北数州被他一一攻破,就剩下一座浩州城不过是板上钉钉的事,又或者这两万降兵,到时可能就是被用来先填壕攻城的,用来消耗我们的。”
几员将领各抒已见,
“我相信刘德威和姜宝谊两位将军眼下只是假降武周,等到了浩州城下,他们有机会肯定会率部回归。”李逸手捧着茶杯很自信道。
刘瞻有些兴奋,“若是刘姜二将到时城下率两万人反正,那我们就能轻松击败黄子英。”
李逸也比较乐观,
有刘姜几人在太原给他暗中通风报信,现在他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
这种解开战争迷雾拥有上帝视角的感觉,非常棒。
其实用降这个事,战争的时候也是必然的。
他先前也接受了黄子英和刘六儿的投降,还劝降刘季真,可最后他们都反了。
也不是李逸不知道这些人未必就真忠心,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也是较好的选择。
刘六儿就替他攻下了贾胡堡生擒了黄子英,而投降的黄子英,也跟着他增援浩州,壮大他声势,吓退了张万岁等人,解了浩州之围。
九月二十三,
太原失守的第七天,介休兵败的第十三天,
李逸收到了从长安来的诏令。
仍是老熟人太子舍人卢赤松前来宣诏,卢赤松这次不仅辛苦,一路还挺危险,
他不得不在渡过龙门进入河东后,往慈、隰一线走,避开了吕晋战区,这趟路可比汾河大道难走多了。
“陛下知晓荣国公守住浩州和雀鼠谷三关,非常高兴。”
李逸召集城中官将们接诏令。
“朕闻戡乱以武,经邦以文。今寇虐鸱张于汾晋,黔黎板荡于并代。逆贼刘武周、恃胡马之骄,凭山河之险,窃据王城,残虐士庶。
惟尔金紫光禄大夫、吕州总管、上柱国、荣国公李逸,忠亮贯于金石,智略出于韬钤,
前镇雀鼠,挫贼锋于未发,今守孤城,扬天威于既溃。
收溃卒以成军,护粮道而固本,实乃社稷之干城,朕心之肱股。
宜加殊锡,俾总戎麾。
可检校并州总管,使持节并、浩、介、吕、石、隰、岚七州诸军事,右光禄大夫。
晋州以北戍守征计,咸禀节度,特许便宜行事”
听着诏书,
众人羡慕,李逸又升官了,散职升为从二品,这个倒没什么,不值钱东西。
可检校并州总管,总领晋州以北七州军事,还特赐便宜行事之权。
皇帝还下诏,
李逸这一城三关四堡的兵马,泛勋一转。其余功勋记录,交卢赤松带回长安,令有司量功授勋授职。
这四万多人,李逸登记名册,呈报兵部,全都先加勋一转。
每人还授田二十亩,绢十匹。
皇帝这次格外大方。
也通过诏令正式确立了李逸的指挥权,晋州以北,七州军事民政,全都归他管了,
甚至如先前元吉留下的三千骑,现在也正式隶属于李逸节制,不再是借用了。
那些收拢的溃兵,自然更不用说,不管之前是裴寂部下,还是姜宝谊、刘弘基、李孝基等部下,现在都只隶属于李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