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炸营

第315章 炸营

 

“总管,是否派兵半路伏击”参军郭彝在军议上出声。

 

“不用。”李逸手捧着茶杯,很淡定。“传令诸堡,没有我军令,不得擅自出城作战。”

 

“总管,是否下令坚壁清野,把城外的百姓和牲口粮食全都迁入城中”任绪提议。

 

关于坚壁清野这事,其实浩州不少官员一直提议,但李逸并没有同意。理由也很简单,秋收的时候,他已经把百姓手里的粮食大部份征或买走,运到城中了,百姓手里也只剩下点口粮。

 

再一个就是,围城之战,撤入城中对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留在乡野,虽然也会有被劫掠风险,但对许多穷百姓来说,也没什么可劫的。

 

“可以通知城外百姓,若愿意进入城堡暂避的就来,若不愿意的也不强求,不要烧百姓的房子,也不要抢百姓的粮食和牛羊,”

 

“总管,可贼军来袭,到时很可能会抢掠百姓来解决部份军需,粮食牲畜留着城外,不免资敌。”

 

“给老百姓留条活路吧,别搞的天怒人怨,我们守城做战,也得争取民心。”

 

太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李元吉镇守太原两年,天天乱搞,结果百姓怨愤,他一跑,城中豪强们立马就开城引武周军夺城。

 

要是为了坚壁清野,把百姓房子都烧光,牲畜口粮都收走,那百姓可不会乐意,说不定转头就加入武周军,

 

甚至混进城给敌人做内应。

 

这晋州以北,就剩下一座城了,坚不坚壁清不清野,也没什么影响。

 

“把消息传下去,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不强求,不许烧房子这些。”

 

就算百姓做刘武周的大汉顺民,也不必理会,反正只要等唐军打回来,赶走刘武周,百姓自然又会成为大唐子民,这些百姓几年前还是大隋子民呢。

 

民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候却能左右战局。

 

“总管,敌军运输攻城器械过来,这一路是最好的袭击机会,一旦让他们顺利把大批攻城器械运到城下,到时会给守城带来极大麻烦。”连刘瞻都有些忍不住了。

 

“李副总管都不慌,你们慌什么。”

 

刘政会刘德威姜宝谊给他通风报信这事,李逸现在谁都没说。

 

“我们能想到的,黄子英肯定也能想到,你们就不怕黄子英故意用攻城器械为饵,诱我们去攻击”李逸这话一出,一众人也都闭嘴了。

 

确实,谁也不敢说黄子英不会来这招。

 

毕竟这个家伙,之前在雀鼠谷可就是诈败诱敌,把李仲文九千人引入雀鼠谷伏击圈的。

 

“野战,我们并没有什么优势,不如等敌人来到浩州城下再寻机会。”

 

不是李逸胆小,

 

而是现在孤军无援,必须得步步小心。

 

李逸在浩州城虽有四千精骑,还有亲卫千余骑,但他也不敢随意乱出击。

 

何况他也还有后手。

 

黄子英军速度很慢,他们运输那些攻城器械,一天才走二十里。

 

从介休到浩州,八十里路,他们硬是行军四天,

 

九月二十八,

 

黄子英的前锋游骑出现在浩州城外,

 

李逸登上城楼,

 

百余轻骑游奕,后方烟尘四起,遮天蔽日。

 

一支接一支大军开来,

 

那数量铺天盖地,

 

旌旗飘飘,甲光耀天。

 

黄子英还是有些本事的,统领着这支大军,行军时各部安排的很谨慎,一点也不乱。

 

就算想出击,也难有机会,特别是还有几千突厥骑兵在游奕。

 

李逸就坐在城头,

 

吹着秋风,看着这支大军,跟看戏一样。

 

他甚至还让刘黑子摆上茶桌,烧炉子煮茶,淡定万分。

 

突厥轻骑在浩州城下游荡挑衅,李逸不予理会,自顾自喝茶。

 

黄子英没有直接攻城,

 

而是选择在城西扎营,背靠老爷山,面临溪滩,有山有水。

 

“总管,要不要趁敌刚到,营栅未立,出城突袭他们”任骘看着敌人在西边约十里,树起了六面大纛,忍不住出声。

 

“任参军,喝茶,这茶还是卢舍人刚从长安带来的,陛下所赐茶饼,来自蜀地的蒙顶石,只产于蒙山之顶,这可是专供宫廷皇室的好茶,一般可喝不到哦,来尝尝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