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再下一城(第2页)
娘嘞,这纸是真贵啊。”
一刀竹纸就是一百张,加工的时候,一百张纸摞一起,用大剪刀裁剪,十刀为一担。
有李博义李奉慈两位郡王入伙,李逸又拉上了丘家武家,还有李靖家杜如晦家房玄龄家等,还把秦琼罗士信程咬金等谷州结义兄弟们,一起算上了,
这竹纸产业,红红火火,工序确实繁琐了些,可相比起桑皮纸藤纸麻纸等,原料还是很充足方便的,尤其是过了秦岭,巴蜀山南,到处都是竹子,而且往往竹林附近也不缺水源,易于加工。
一刀纸就能换一石麦子,
要是年产一万刀纸,就值一万石麦,收租一亩只能收五六斗麦子,一万石麦,得两万亩麦地的租才够。
而且纸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种麦子田地是有限的,现在竹纸加工,是一片还未开发的蓝海。
“有人打我们纸坊的主意没”
“有,不少人呢,自从竹纸一上市,就有很多人盯上了,不过稍一打听,知晓有这么多王公、豪门入伙,许多人就打消念头了,
也有一些想要入伙的。”
李逸呵呵一笑,他早料到了,所以才会拉上李德奖杜如晦甚至是李奉慈哥俩,就防着这天。
家里一切安好,他也就放心了。
“家里又要准备酿柿子酒了,今天打算多收一些柿子,多酿些酒,阿郎觉得怎么样”罗三问他。
“可以啊,能多收些柿子就多收些,酿出来酒也不用担心卖不掉,多窖藏一些,窖藏越久还越好喝越珍贵嘞。”李逸对柿子酒是很赞成做大做强的,
如今战争未息,粮食珍贵,朝廷三令五申,禁酿。
仅允许朝廷的官作坊酿些酒卖,这导致酒价格很高,李逸这柿子烧不用粮食,不在限制之内。
“夫人她们今年又买了不少田地,现在家里的田地加起来得有五万多亩了,光是京畿二十二县,就都有咱们的田庄,如今各处招的灾民佃户都破一千户了。”
李逸听的大为惊讶。
李渊仅给他百户真封食邑,实际就是享受那一百户百姓本该交给朝廷租调,均为三份,一份归朝廷,两份归李逸,每年由李邑派家臣和当地官府一起向封户征收。
这点实封,其实不值一提。
毕竟一丁的年租才两石粟,加半匹绢和三两绵的调,一百户食邑,就算每户按最高的三丁划给他,那他实际也只能拿到两百丁的租调,加一起才四百石粟、一百匹绢,六百两绵,
这么点东西,李逸每年还得派人去征收,除此外,他跟这些封户没半点关系。
虚的不能再虚。
而现在杜十娘姬令仪她们在家里,趁着战乱饥荒,到处买田置地,还招那些灾民来做部曲佃户,依附于李家,成为私部曲。
居然已经招了千多户灾民了。
这些灾民成了李家的佃户,没有国家户籍,完全依附于李家的,相比于朝廷的食邑封户,
这些灾民佃户才更像是李家的封户。
“会不会买的田地太多,招的灾民部曲太多了”李逸都有点心惊。
五万多亩田地啊,还京畿二十二县皆有地,关陇诸州遍是庄园。
“三叔回去后,告诉十娘,暂时不要再买地了,尤其是京畿的男地别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