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监军(第2页)

“对了,这次我把我儿承庆也带来了,就让他跟着荣国公身边侍从学习。”

他叫来一个年轻人,

高大英俊一表人才,卢大郎卢承庆,今年二十四岁。

文能写诗武能骑射,

卢家号称五姓七宗领袖,经学传家,卢承庆的爷爷卢思道人称八米卢郎有名的北朝诗人,后来做官至武阳太守、散骑侍郎。

“大郎原在洛阳国子监读书,后来随我从龙入关,选为亲卫。这次河东危急,我特让他来前线为国家效力。荣国公,让他做个马前卒便是。”

李逸哈哈一笑,

范阳卢氏北祖房嫡子,来前线不说镀金,也不可能是来鞍前马后侍候人的。

“卢公子一表人才,某便赤牒补他为浩州参军事,”

虽然这参军事不带曹名,品级仅是从九品下,但却也是正式职官,是许多人入仕起点。亲卫虽名为七品,实则只能算是预备官。

卢赤松客气几句,便笑着让儿子向李逸道谢,“以后好好跟着荣国公学习。”

参军事没什么具体职事,也就是传传命令什么的。

“卢参军,你对如今的局势有何看法”

“属下觉得今日河东之败,也就比去年薛举父子入侵,浅水塬八总管兵败时坏一点罢了,

刘武周虽夺取太原,并介休吕晋数州,又反了石州,但北有荣国公还率五万大军守着浩州还控制着雀鼠谷,

更不用说西面吕梁隰慈二州也还在朝廷手上,东边上党的沁潞泽也还没受攻击,如今刘武周也只是趁胜在平原区逞威,但龙门渡蒲津渡风凌渡也没夺取。”

李逸笑着又问:“那你觉得接下来战事会怎么发展”

“只要能稳住蒲绛,那么武周军就将陷入三面包夹之中,甚至漫长的补给线,最终会拖垮他。”

李逸有些惊讶于这个年轻人居然能看的这么明白。

“卢参军所言,与我想法一样。刘武周原本在代北不过几州之地,他野心太大,想一口鲸吞整个河东,这会撑死他的。

接下来关键就是浩州和蒲州两地的攻防战,

不过我觉得秦王可能会更大胆一点,踏坚冰渡过黄河,从龙门渡登陆,甚至会越过泰州,然后在绛州一带驻扎防御反击。”

李逸敢这样说,自然是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样做的,他从龙门过河,在绛州的柏壁屯兵,把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这三大渡口都守在身后。

卢赤松父子随李逸巡视军营,

士兵们分番守城、训练、休息,甚至还能帮忙种植庄稼、砍柴烧炭,骑兵们也在四处游奕巡查,甚至是打猎和抄掠。

“抄掠”

“嗯,抄掠那些投贼的稽胡部落,小股的贼军、运输队伍等。”

这就是李逸现在占据了二城三关四堡的好处了,沿汾河西岸一线百余里,都有他的城堡,因此现在这西岸,小股的武周军根本不敢来,

乡村仍还是隶属于大唐管治,百姓夏收秋收后照样向大唐纳粮缴税。

东岸的平遥介休灵石几城虽在贼军手里,可他们的兵还没李逸的多,时不时的要被李逸的骑兵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