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烽烟再起(第2页)

刘武周现在这个时候要攻来浩州,绝非什么明智之举。

毕竟他是代北起家,强的是骑兵,冬季恰是骑兵最弱的时候,况且浩州还是坚城,又有重兵。

“能引得刘武周主力来攻浩州,这是好事,这样我们就牵制住了他宝贵的兵力,给南边减轻了担子,”

如果没有浩州在这里钉着,

那刘武周可能就直奔绛州,进攻龙门渡,或是会出兵泽潞,扫平上党地区,又或是扫平西面的隰慈。

总管府大堂上,

炉子从十月半开始烧,屋里很暖和。

一边商议军事,一边煮茶,烤点枣子、核桃、桑椹还是不错的。

“刘武周来攻浩州,咱们正好消耗他,让他撞的头破血流,找机会,说不定还能跟干黄子英一样干趴下他。

如果他不理我们,直接打雀鼠关三关,咱们就在背后捅他腚。”

“他要是敢直接南下,那咱们可就不跟他客气,咱们去打太原。”

厅中,

一群将领们讨论时都很轻松,若是在两个月前,他们肯定不敢这么自信。

但现在,打出来自信了。

都敢喊着要打太原了。

行参军卢承庆坐在李逸身后,帮他敲着核桃。

李逸一边磕着松子,一边把烤好的红枣、桑椹、核桃放入小陶壶里,和茶叶一起煮。

红枣和桑椹可是好东西,这玩意不论是关中还是河东,遍地都是,朝廷授田,要求百姓永业田必须种桑树,还要种槐树、枣树。

不种还不行。

桑可以养蚕织布,

而枣可不仅是水果,它也是一种粮食。

就算干旱、蝗灾、水涝,枣子也能有收获,晒干后就是粮食。

桑树结的桑椹,晒干后也一样是粮食。

当年三国大战,曹操和吕布的兖州之战就打了两年,中间还遇到蝗灾,打到后来双方都没粮了,各引军退去。

当时各路诸侯,为了填饱军队肚子,也是各显神通。袁绍在河北,让手下吃桑椹,袁术在江、淮,摸河蚌。

曹操军过新郑,地方进贡桑椹干,让曹操高兴的跳舞。

枣子、橡果也都是适应性强,无须过多管理,产量也还可以。

江淮之地的袁术,江东的孙策等人,他们就还能靠水吃水,吃河蚌田螺鱼虾。

李逸此前征粮购粮,

不仅是五谷的粟麦豆这些,也收购枣子、桑椹、橡子等,洛阳围城,动则粮荒,斗米几千,甚至有几次还出现过十两黄金买一斗米。

而尧君素、王行本守蒲坂三年,据说早到了吃人的地步。

据说兖州之战时,曹操军队无粮可食,程昱在东阿县强掠粮食,还杂以人脯,才给曹操凑了三日军粮,据说也因此事,后来程昱没能位至三公。

后来曹操能够三国,就是吸取到了足够的教训,一边打仗一边种地,打到哪,就在哪屯田种地,从此三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不是打的多轰轰烈烈才显本事,真正善战者,从不打无准备之战,不会轻易开团,啥都没准备就拔刀,莽夫也。

李逸不懂兵法战阵这些,但他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没有粮饷,没有装备,再能打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