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王者不死(第3页)

 

“是啊,刘武周很快会败亡,他胃口太大,若是他步步为营,夺取并州后,止步于雀鼠谷北,先拿下浩州,南拒雀鼠谷,然后积聚实力,一两年再南下,或是扫平泽潞、隰慈,

 

那完全不弱于今日之窦建德。

 

可他把战线拉长上千里,却不能扫平身后的浩州打通雀鼠谷,必然要败亡的。”

 

郭孝恪笑道:“估计刘武周也想不到,他最后是败在一个十七岁年轻人手里吧

 

说起来,这位李无逸身上,倒有几分总管你的影子,也是年少成名,军事奇才啊。

 

一年多时间,能从一个道士,到如今封汾阳王,真是不可思议。”

 

“我可比不过他,”徐世绩摇头道,他经常说自己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阵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郭孝恪河南许州农家子出身,年少时也因不事生产而被视为无赖,他清楚徐世绩家原是曹州豪强,后来迁居滑州,徐世绩好结交朋友,跟翟让、单雄信、黄君汉等关系都不错。

 

十七岁时跟着翟让、单雄信创建瓦岗,成为三当家,劝说他们到宋郑两地劫掠运河商货,很快拉起上万人马。

 

“总管你威名震河南,今年也不过二十一岁矣。”郭孝恪道。

 

“二十一岁的秦王,灭薛举败宋金刚,十七岁的李逸,能独撑河东半边天,

 

而我徐世绩虽十七岁上瓦岗,隋乱以来身经百战,也曾以河南十郡归唐,

 

但却被窦建德打的仅以百骑逃脱,连父亲都陷于贼手,哎!”

 

“孝恪,我想归唐。”徐世绩道。

 

郭敬劝道:“我观这天下最终还是李唐的,但如今总管虽为窦建德攻取数城,取得其信任,可一来徐公还在窦建德手中,二来我们总不能就这样空着手回长安吧”

 

“窦建德先前席卷河北,河南诸州郡纷纷望风归附,然窦建德对河南征派钱粮较重,引的许多原义军首领的不满,

 

而孟海公据曹、戴二州,拥众三万,自称宋义王,既不附郑也不降夏,总管可上书窦建德,就说曹、戴二州户口充实,如果发大军进取二州,指日可破,

 

得曹戴后,再进逼徐、兖,则黄河之南将彻底归属大夏。

 

窦建德现在几乎拥有除幽州外的整个河北,他肯定会愿意南下,到时窦南下,必令总管率军会合,到时寻机掩袭其营,杀之,便可救回徐公,并以窦建德首级和其土地归唐,

 

那时,总管之功,岂不比李无逸守浩州之功更大

 

长安天子必将封王酬谢总管。”

 

李逸也不是真正的皇族,也是列属籍的,而徐世绩此前以李密旧地河南十郡和黎阳兵马归唐,也是赐国姓,属籍宗正,和李逸一样身份。

 

那罗艺在幽州能赐姓封王,李逸守个浩州也能封王,他李世绩斩了窦建德不得封王

 

徐郭二人都是隋末乱世死人堆里杀出来的,他们眼光敏锐,已经看出来当今天下,各方势力中真正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关中李渊。

 

“好,我这就上书窦建德。”

 

郭敬又提议,“河南诸部多是总管旧部,可以暗中联络,到时一起起事。”

 

徐世绩想了想,“李文相是我结义兄弟,如今他率五千人马据守河阳中潬城,你先跟他联络,等窦建德南下,他肯定也会奉令带兵会师,到时我们一起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