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杀处罗屠夏县(第2页)

 

赏赐康国公史大奈宫女三人,绢百匹。

 

达漫被东突厥人所杀后,

 

骨咄禄也才正式代表处罗可汗,与唐朝展开议和谈判。

 

端午过后,

 

河东再传捷报。

 

“陛下,秦王已攻破夏县。”

 

李渊正和李逸在北海池泛舟钓鱼,听闻这个消息后,便让划船靠岸,在鹤羽殿休息。

 

“还是无逸收获多。”

 

皇帝看了大家鱼获,李逸钓上来不少。

 

“臣打的窝好,下的料多。”李逸答道。

 

皇帝让人把钓来的鱼收拾,或烤鱼,或鱼鲙。

 

“河东富庶之地,谁能想到先后还有蒲坂、夏县这样顽抗者。”李渊想起了堂弟李孝基和女婿赵慈景。

 

女婿死在蒲坂城下,堂弟死在夏县,

 

还有个表弟独孤怀恩谋反作乱,幸好李逸发现并及时上报,否则他也说不定在蒲坂被害了。


 

一提起这两地,李渊就来气。

 

“这两城既然这么喜欢抵抗,那干脆都屠了,用他们来祭奠慈景和孝基在天之灵。”

 

太子李建成这时也是立马附和,“初平薛举,不杀奴贼,致生叛乱,若不尽诛,必为后患。

 

前有刘季真刘六儿黄子英反复无常,后有杨士林左右摇摆,潜通王世充和萧铣,致使朝廷失去邓州、襄州两要地。”

 

“当屠夏县,以儆效尤!”

 

李逸坐在一边,

 

老实说,不论是蒲坂拒唐三年,还是夏县叛乱给唐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朝廷上下确实恼怒。

 

一个小小夏县土豪吕崇茂,结果先败裴寂,又败李孝基,差点让朝廷最后防线不稳,那时李渊都被打的要弃守河东了,

 

李世民都差点没法继续坚守柏壁。

 

而且夏县和蒲坂都有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前一个叛将被杀后,后面的人接着抵抗,就是不降。

 

蒲坂王行本最后投降,也是他的部众心腹都死光了,城中粮草又早吃光了,这才没人跟随。

 

可李逸也觉得,既然已经攻下了夏县,蒲坂也早开城投降了,那么此时更多的是安抚,可以追究那些贼首、骨干,但不能连百姓妇孺也不放过,

 

哪怕你把所有拿武器的抵抗者都杀了,那都还能说的过去,杀妇人孩子老人,有些过。

 

“陛下,臣以为屠城太过,一般就算谋反叛乱,也只杀男丁,妇人孩童没为奴不杀。”

 

建成道:“无逸你在浩州,可知道这些人给朝廷带来了多大危害,如果不严惩,如何警告后来者”

 

“蒲坂是开城投降的,陛下也处死了王行本,现在再回过头来追究,甚至屠城,不免反复无信,如今天下未安,信义贵过千金,不容有失。”

 

李渊想了想,

 

“那就屠夏县,蒲坂就算了,但王行本手下七百心腹,没死的,全家流放凉州。”

 

李逸还想劝,皇帝摆手,此事就此决定,不许再说。

 

皇帝还召来封德彝,让他草诏一封,这是一封赦免诏,赫河东并、晋、潞、浩四总管府内诸州,自武德三年五月以前,被刘武周所误者,罪无轻重,皆赦除。各令复业,一无所问。

 

州县城堡,有固守忠节抗御凶徒者,具录闻奏,别加褒奖。

 

诏书说的清楚,当时情况,情有可原。

 

但是这道诏令,赦免的是并晋潞隰四总管府,最南面的晋州总管府,管晋绛沁吕四州。

 

再往南的蒲州总管府,也就是蒲、虞、泰、浍、邵、芮这些州,并没有赦免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