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所向披靡(第3页)
“为何是随州总管”李奉慈疑惑。
李世绩笑着帮忙解释,“当然是要让他出力攻打随州,不追究他以往,但要继续当总管,那就得自己打地盘。当然,他之前就是随州总管,随州有他旧部,让他带着打随州也容易。”
“再给光州总管卢祖尚、黄州总管周法明去信,让他们率兵来显州会师。”
卢祖尚出身范阳卢氏,其父是隋朝的虎贲郎将,世代富豪,他也是以侠气闻名,大业末,集合乡壮保卫乡里,在宇文化及弑君后,他便自称刺史,后来他和朱粲、周法明等都依附李密,上表劝进。李密兵败后,他便又归附洛阳皇泰主,封为光州总管、沈国公。
等到王世充称帝,他却立马断绝和洛阳关系,改向长安上表归附,仍为光州总管。
周法明的情况也差不多,他出身汝南周氏,兄长本是南陈将领,后来归附隋朝,屡立战功,封谯郡公的周法尚,死在几年前。周法明在隋末大乱时,
派子侄分别攻下了萧铣的安陆、沔阳、蕲春,占有四州,自称黄州总管。依附过朱粲、李密、洛阳杨侗,也是后来上表归附大唐。
李逸对于这些地方军阀并不是很信任,他们就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他们归附唐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唐军击败了朱粲,在南阳设立了邓州总管府,直接跟他们相接,于是才迫于压力归附。
李逸现在让他们出兵,
谁不出兵,等李逸拿下显、随,就要以此为由去干他。
如果他们识相的出兵,那李逸就可以用他们的兵,来打田瓒、徐毅和王弘烈。
怎么弄,李逸都赚。
而且他们只要出兵,就能给田瓒造成四面楚歌的感觉,这样有利于李逸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迫降他。
田瓒毕竟是新火并了杨士林,显州原来并不是他的地盘,他基本盘在随州。
这种小军阀,根基不深,兵力不强,只要李逸声势够大,他就得跪。
这不像是王世充,那是能死扛到底的,故此对付田瓒,可以慢慢合围,大张声势,迫其投降,而不用硬打。
“那属下请求先带兵拿下方城,堵住方城山垭口,截断显州和河南的通道。”李世绩再请求。
“行,你率战兵三千,辅兵两千前往,若是方城抵抗,也不用强攻,你先在方城山垭口扎寨立营,堵住通道既可。”
方城垭口,又被称为方城缺口,当地人俗称风口,这是南阳盆地北边的一条自然缺口,一段沉陷的山地,形成了东北窄西南宽的喇叭状地堑,东西三十里,南北四十里,
这个自然垭口,成为南下荆襄,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
虽然李逸预判王世充现在的主力得部署在洛阳周边,以应对李世民即将展开的进攻,但也还是要防着郑军南下,把五千人往这一摆,除非王世充派大军来,否则整个襄邓,甚至是显随,王世充都得失联。
李逸自己,就率主力先取唐河的上马县,再围显州。
打田瓒这种墙头草小军阀,李逸一点压力都没有。
“大总管这不急不缓的样子,我感觉你是料定了田瓒会降”霍玉笑问。
“嗯,我在地图上推演了十八遍,田瓒都只有投降一条路,除非他宁愿单骑逃去洛阳,但我相信他不会的。”
“觉得大总管太自信了些。”
“要不要打个赌”李逸道。
“好啊,赌什么”霍玉笑问,李逸看着她那爽快洒脱样,都忘记他儿子李文相都是员沙场悍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