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夏日泳池(第2页)

李大亮此次征山南表现抢眼,皇帝也是直接拜他武阳县侯爵,安州总管。李世绩虽也授邓州总管,但这次没能得到一道总管任命,显然皇帝那里还是没加分。

皇帝给李逸他们的任务也是很明确的,先取伊、豫,再逼许、郑,最后跟秦王会师洛阳城下。

争取一战定中原。

“恭喜晋国公拜相!”

霍玉向李逸叉手道贺,李逸笑着摆手。

李大亮比较激动,封爵武阳侯,这个爵位对他比较特别,他家就是陇西李氏武阳房的,他父亲曾封武阳郡公,他祖父、曾祖父,都封武阳公。

这个爵位,可以说是他家祖传爵位了。

李世绩就比较失落,当初以十郡归唐,他父亲甚至被封王,父亲固辞后,也是父子俱封国公。

可如今兵败后孤身入长安,先随秦王战河东,如今再随李逸征山南,他都是可有可无的位置。

他甚至感觉李逸对他隐隐的打压,毕竟当初他请求单带一路,李逸却让李大亮这长史前往。

他不相信李逸是有什么特别的眼光能看出李大亮没展露的军事才华,定是刻意压制他。

现在,李大亮仍为一道总管,他却仍只能是李逸的副总管,都混到跟郭孝恪一个档次了。

失落,

深深的失落。

李逸对李大亮道:“我的意思呢,咱们整合一下山南兵马,我和武阳侯,每道人马,各定两万之数,一万四战兵,六千辅兵。

这两万人呢,其中关中府兵四千,关中子弟三千,山南子弟一千,然后六千山南州兵,六千辅兵,则是关中、山南辅兵各半。”

这样安排,则李逸带来的关中兵,在山南仍还可以留镇六千。

这六千关中府兵,三千驻襄阳,两千驻南阳,一千驻方城。

一万二千山南兵,加两千山南子弟,自然就是从山南诸州征召抽调。而且要抽调精锐,必须得是甲兵。

这样一来,既釜底抽薪调走山南的精锐力量,防止他们在背后做乱。同时,也是要保证兵马质量,不能滥竽充数。

留守的除六千关中府兵外,则是整编各府州人马,说是整编,其实也就是登记如今各总管、州刺史们手头的兵,给予番号编制,方便统一指挥。

并不要求裁撤什么的,当然,各家的兵各自养,行台也暂时没能力承担。

周法尚、卢祖尚、田瓒、徐毅、雷长颖、徐绍宗等各部等,要分摊李逸和李大亮两行营中的一万两千山南兵和两千子弟。

总管,起码得出一千,刺史也得出上几百。

除了出兵,各总管、刺史们还得出粮,两行营四万战辅兵,还有留守的兵,以后都得山南想办法供应。

“侍中,襄阳的伪郑降兵怎么处置”李弘节问。

李逸经历过在河东的黄子英刘六儿刘季真等人的反复无常后,对整建制的降兵降将并不信任。

但襄阳城是利用襄阳城内豪强,加上潜入城中的细作拿下的,这座铁打的坚城,是从城池内部攻破的,

没有怎么战斗,更没什么伤亡。

王弘烈八千兵马基本上都投降了,不过这些兵,披甲战兵并不多,也就三千。其余的都是没甲的新兵或辅兵,甚至是一些壮丁,豪强部曲等。

“这些降兵,若是有愿意留在军伍的,可以挑选后,打散充实到各部中。

那不愿意留在军伍的,我看可以先安排去军屯,暂时不能放他们走。可以告诉他们,军屯满一年,只要屯粮任务合格,就可听其自由去留。”

“降军校尉以下军官,愿留下的可以留用。但校尉以上军官,则全都要送去长安,听侯天子发落。

尤其是王弘烈和豆卢褒、苏世长等人,是陛下指明要送去长安的。”

这些降兵,

就算是选择留在军中效力,也得先从无甲的辅兵干起,得累积功劳才能升入战兵。

校尉旅帅队头等军官,也要降级使用,先任副职。

吃过亏的李逸,不会轻易相信他们,更不会再保留他们的建制,在浩州时是没办法,现在不一样了,必须防范于未然。

留下的,也先得从留守部队呆起,这次进攻伊、豫肯定是不能带上他们的。

“李尚书,后方可就交给你了,我们两路人马的粮草,还有留守兵马的粮草,都得由你来调度保障,有劳了。”李逸拉着李弘节手道,这位被授为行台民部尚书。

行台主要的官员要么要出征伊、豫,要么还在夔州等地,留守的就李弘节官职高,又恰是管民政这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