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灰头土脸李世民(第2页)
当然王叶这种简直滥竽充数的也不少。
以前甚至县令都没当过,也成总管、刺史了。
这种任命看着有些儿戏,甚至不大的地方,设了十二个总管四十个州,有些州仅有一个县。
但里面的底层逻辑李逸倒是早看穿了,一来是这些滥设的总管刺史县令好授官,安抚地方上这些大小军头、大族豪强,
二来嘛则还有个分权的作用,时德睿以七州降,朝廷却分设了三个总管府,伊州之地,原本三州变成二府五州。
铜印、紫绯官袍、金银蹀躞带。
挺正式隆重的样子,
可李逸深知这就是草台班子。
能这么快就刻好这么多官印,已经能显得大唐很正规了。
李逸也得了个新职,东讨副帅,做为李世民的副将。这也让他更方便节制豫东南新占领区。
此时他距离汴州城仅一百五十里,距管州也就一百六十里。
处于河南大平原上,与两城毫无阻隔。
十二个总管,除了邓州总管李世绩、安州总管李大亮分别去了伊阙和豫州,其余十个总管现在都在李逸军前。
他们每人也都领着一支兵马,李逸现在除本部一万兵马,又有了一万多诸总管协从军。
李逸进展顺利,诸总管也都很顺从,让出兵就出兵,让出粮就出粮。
进入八月,天气也开始转凉,行军也轻松不少。
豫东南大量州县归附,李逸现在也不缺粮草,每至一处,都能就地补给,甚至都用不着再从山南转运粮草过来,李逸现在从襄阳到许州,设立了几个军仓,
襄阳、南阳、方城、叶县、襄城、许州、许昌,周边征集的粮草先往这些军仓里储备,同时也在这些地方驻扎关中兵。
有这些军仓储粮,李逸进可攻退可守,甚至还能随时给洛阳的李世民支援粮草。
李逸现在行军,就跟流贼有些类似,流动很快,一个地方粮草还没吃完,就已经到下一地去了。
只是李逸不搞破坏,也不许劫掠,对各地官吏依然留用,甚至加官晋阶,对地方豪强也是不骚扰抢掠,更还授他们官,征他们子弟随军。
这可不是拉壮丁,而是给予出仕机会。
李逸因在每处呆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本地供应粮草压力也并不大,总体上跟地方上关系还挺客气。
“汴州刺史王要汉,是王伯当的兄长,王伯当之前随李密归长安,后又随李密叛逃被诛,
想劝降王要汉估计不易。”霍玉说道,“不过我和荥州刺史魏陆熟悉,以前联合作战过,关系还算好,或许可以书信招降。”
荥州,也是从郑州中划出去的,在管州之北,仅有一座荥阳城。
如今王世充设管州总管府,下辖管郑荥汴密溱六州,郑州辖的是汜水和荥泽,管州辖管城、阳武等城,溱州辖新郑、溱水,密州辖密水、零水。
荥州虽仅一城,但紧邻西边汜水关,也就是虎牢,位置还是十分紧要的。
李世绩一路的进展没李逸快,现在还刚和史万宝、王君廓会师洛阳南面的伊阙,想要按计划打到管州,还得等。
他要打的颍阳、登封等地,都是在洛阳外围,抵抗肯定比李逸这边要强的多。
李逸也在考虑,是否修改计划,他先打管郑,这样能最快的堵到虎牢关下,隔绝虎牢关以东向洛阳输送钱粮。
“管州总管郭庆卡在中间,只怕也不好打。”李逸道。
汴州刺史王要汉是王伯当兄长,他弟弟被唐朝诛杀,难劝降。可郭庆更麻烦,此人原是隋朝皇族郇王杨庆,任荥阳太守,颇有政绩,当初杨广猜忌宗室,滕王杨纶等都遭到废黜、流放,唯有杨庆却能一直得杨广信任,很有几分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