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臣以十三骑破万敌(第3页)
“要是敢泄露消息,就等着给你阿耶收尸吧!”
魏隐儿子只好拿着信回去调兵,
结果自然是城中剩下的那点兵又被王君廓埋伏大败。
王君廓便押着魏隐父子伪装成郑军败撤回城,就此一举拿下缑氏城。
进入缑氏城后,王君廓纵兵抢掠城中,不管是公私财物,见到就抢,除了不许奸淫妇人不许滥杀,以及抢掠必须上缴三之二,其余的并无禁止。
缑氏城一片混乱,
王君廓坐在衙堂上给北邙山秦王和长安天子去信,他不识字,便让俘虏的魏隐给他写。
他口述,魏隐笔录。
“臣上谷郡公、辽州刺史、行军总管王君廓,在洛阳缑氏城遥拜天子,臣以十三骑破敌万人······”
魏隐提着笔都有点写不下去了,十三骑破万众,你怎么好意思吹。他在轩辕沟被伏击,那都有起码五千人。
而轩辕关只有几百守军,缑氏城也不过三千人,哪来的万人。
“写啊!”王君廓一边喝着酒,一边怒瞪他,“别以为耶耶不识字,耶耶身边识字的人可不少,敢有半个字不对,把你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魏隐赶紧提笔原原本本写下来,
王君廓让他念,明明是照他说的所写,王君廓却皱眉不满意,“你有没有读过书,会不会写奏疏,就不能好好用词,要尽显本郡公的神勇······”
嵩山南,
颍水上游河畔的阳城县,
此城虽小,
可在历史记载中却大有来头,帝舜封禹于阳城建立夏朝,史载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禅位于禹,后来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于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
可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去阳城朝见禹,在诸侯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国号夏。
不过在此时,嵩山仅是一座小城罢了。
县令王雄看着面前汇聚的情报,各种情报真假难辩,有说唐秦王李世民在洛阳大败郑帝,
有说唐侍中李逸已夺取虎牢关。
还有说唐行军总管王君廓已攻占轩辕关,正奔登封城而来。
还有说行军总管李世绩也已经沿颍水河谷东来。
在这些情报中,还有不少招降信,其中一封是同族王昌来信。王昌跟他同族,皆出自琅琊王氏,不过比起王昌原只是洛阳吏部书令史,花钱买的叶县令,他这个阳城县令,却是一步一步升上来的。
可如今王显居然成了大唐叶州总管、刺史,简直难以置信。他买得叶县令都才百来天而已。
王显来信劝说王雄投唐,还说侍中李晋公说了,只要王雄肯降,那么就以阳县、登封、颍阳三县,置嵩州,拜他为嵩州总管、刺史。
阳城令,到嵩州总管、刺史,立马也能跟王显一样一飞冲天。
“阿郎,”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部曲满头大汗的赶回,“嵩山北面的轩辕关确实已被唐将王君廓夺去,据说缑氏城也失守,现在登封城人人自危,有从北面逃过来的百姓说王君廓十三骑破万人······”
“还有,唐将李世绩正在围西边颍水城。”
王雄慌了。
他不再犹豫,连忙提笔,开始给王显回信,表示愿率众献城归附大唐。
轩辕关被攻破,尤其是王君廓十三骑破万的传言传遍嵩山以南后,不仅是王雄投降,登封、颍阳诸城堡,也是纷纷向李世绩投降。
王雄投降快人一步,李逸也兑现了承诺,授封他嵩州总管、刺史。
于是嵩山以南,尽为唐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