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李逸的连环计(第3页)

 “太子令,张慈宝降唐叛郑,意图汴州作乱,令我立即将此贼斩杀。”

 王要汉大喝一声,“来人!”

 顿时从外面涌出一群甲士。

 张慈宝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他和手下将校已经被乱刃砍死,首级被斩下。

 刺史府中的血腥味还未散去,

 有人求见。

 “王使君可知你拿到的那封太子手令,其实是张志模仿王玄应笔迹伪造的?”

 来人语出惊人。

 王要汉大惊。

 “王使君又可知张志已经归降大唐,”

 “王使君可还知荥州总管魏陆也已经归降大唐?”

 王要汉惊的头皮发麻,赶紧拿出太子手令,左看右看,也是越看越生疑,只有太子署名没有用印,但后面有张志附署名和他的印章。当时王要汉也没有怀疑,毕竟此前也收到太子手令,同样也收到过张志的命令。

 他惊疑不定。

 “王使君,何不降唐?”

 自称侍中李逸使者的男子拿出三封信,一封是荥州刺史魏陆写给他的,都是当年瓦岗兄弟,后面还附有一张霍六娘的拜帖。

 第二封是张志写给他的,向他劝降,信上也有张志的印和署名。

 第三封是李逸写给王要汉的,那上面的瘦筋体很熟悉,中秋节李逸给他送月饼时的帖子上就是这字。

 这刻,他终于确信,他中了李逸的计了。

 他一直没回复李逸,李逸就让用计让他杀了张慈宝,这下他再也无法继续在郑国立足了。

 不降也得降。

 不过看如今这形势,他也确实没更好的选择了,管州、荥州都降了,他这汴州也必然守不住了。

 “我降。”

 “侍中真是高明,在下佩服的心服口服。”

 王要汉斩张慈宝率汴州降唐,改旗易帜。

 荥州刺史魏陆和张志也先后宣布率部献城投降。

 消息传到荥泽,王玄应吓的当夜就弃城,乘商船入黄河,偷偷逃回洛阳,连陆路都不敢走,只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郑州刺史郭士安见太子悄悄逃跑,密、溱、管、汴、荥诸州皆降,于是也宣布易帜降唐。

 一时之间,

 虎牢关以东的管州总管府,管郑荥汴密溱六州,皆降。

 李逸表奏杨庆为管州总管,魏陆为荥州总管,王要汉为汴州总管,郭士安为郑州总管,加上此前所置的溱州总管。

 原来一个管州总管府六州,被设了五个总管府,管的还是那六个州。

 王世充的郑国,除了洛阳地区的司州,也就剩下了滑州行台和徐州行台了,却还已经被李逸切断与洛阳联系。

 九月,

 李世绩也率军赶来汇合,他在襄城分兵后,基本上也没建什么功,特别是和王君廓在伊阙出击后,步步都落李逸一步。

 他围攻颍阳,结果李逸已经招降阳城令王雄,紧接着登封、颍阳等皆降,李逸设了嵩州总管府。

 他刚过阳城,结果李逸又把东面的密州、溱州劝降,设了溱州总管府。

 等他到管州,李逸又先一步招降管州总管郭庆,还在此伏击了郑太子。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他终于和李逸在汜水城会师,仗都打完了。

 刚到汜水城,还没来的及喘口气,就听李逸告诉他一个惊人消息。

 “曹国公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郑州司兵沈悦率一部郑州兵在武牢关协防,经我们劝说,他已愿为内应,我正准备今晚夜袭武牢,里应外合一举夺城。”

 李世绩人都麻了,还好赶上了,要不然真是一口汤都没喝着啊。

 李大亮郭孝恪好歹还拿下了豫、颍,正在打亳、宋,即将打到徐州。

 他可是几乎尽在行军赶路了。

 “侍中,某请率部参战。”

 “曹国公远来辛苦,不如就在汜水城休息。”

 “我们一点不累,愿为先锋。”李世绩真不想再错过了。

 “好,那今晚曹国公为先锋。”李逸答应了。

 李世绩这时才有机会问,“侍中怎么把武牢关中的沈悦劝降的?”

 “他是郑州司兵,家眷族人都在郑州。”李逸笑道。

 “哦。”李世绩明白了,李逸拿下了郑州,通过郑悦的家眷给他联络劝降。“郑悦只是一个兵曹,能行吗?”

 “行不行,总值得一试。”

 “也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