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来自央视的专访(第2页)

陈远又让张伟买了一块地,建了一栋楼。

这栋楼占地面积不大,也就二千平不到。

也不高,也就十层。

和那些大企业是无法相比的。

但员工却不算少了。

超过了五百人。

算得上是中型企业。

记者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大致走访了一圈陈远工作室。

此时,记者来到了陈远办公室。

专访要开始了。

“刚刚我们在陈远老师工作室走访了一圈。”

“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这里工作的员工,都非常认真和专注。”

“他们充满了干劲。”

“像是在做着自己的事业。”

“方便问一下,这是陈远工作室的企业文化导致的吗?”

这是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显然,这名外号“老刘”的记者,是个见多识广的。

事实也是如此。

老刘去过不少大企业里,对那些知名的企业家做过专访。

他从来没见过一家企业里的员工,有陈远工作室里的员工那么专注和认真。

这是员工对于企业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表现。

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不仅仅是工资高就行的。

多少大企业里领着高工资的员工,最终都选择了辞职?

陈远笑了笑,说道:“算不上什么企业文化。”

“不过是他们本来就足够优秀而已。”

陈远显然是不想深入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一旦深入,就要牵扯到工作室的慈善业务。

因为陈远工作室最大的业务,其实就是慈善。

员工们干的最多的工作,也是和慈善相关。

陈远并没有曝光这已经不算秘密的秘密的打算。

老刘倒是想继续追问下去,他感觉这里面一定有着足够的新闻价值。

不过,最终他没追问下去。

他知道自己今天来的目的。

更清楚今天的主题:探讨华夏电影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输出。

于是乎,老刘进入了正题,问道:“陈远老师,你觉得华夏电影该怎么走出去?”

“我们都知道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就导致了外国人很难理解,更难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