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未雨绸缪(第2页)

 天色微明时,叶明又写了一封家书,通过特殊渠道送往边关。信中表面是家长里短,实则用儿时与叶秋约定的诗句暗藏玄机:

 "记得当年围炉夜,兄长曾言北风恶。今闻胡马嘶朔气,宜筑高墙备冬衣。"

 意思是边境可能有异动,建议加强防备。叶明相信以大哥的敏锐,定能读懂其中警示。

 处理完这些,叶明换上官服,准备拜访扬州知府。这位知府姓杨,是王振的门生,表面上是正常调任,但叶明怀疑其中另有文章。

 "大人,杨知府的轿子已经到了衙门口。"差役前来通报。

 叶明整了整衣冠,露出职业性的微笑迎出去。官场如战场,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表现得云淡风轻。

 接风宴上,叶明与杨知府推杯换盏,言笑晏晏。酒过三巡,杨知府突然压低声音:

 "叶大人年轻有为,下官佩服。只是江南水深,有些事...不必太过较真。"

 叶明举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道:"杨大人指的是?"

 "比如盐务稽查。"杨知府意有所指,"听说大人的稽查队连商队的私人物品都要翻检,惹得民怨沸腾啊。"

 原来是为崔家做说客来了。叶明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恍然:"杨大人提醒得是。下官也是初来乍到,急于立功心切了。自罚一杯!"

 宴席散后,叶明立刻召来稽查队长张毅:"杨知府是崔家的人,接下来会处处掣肘。你们行动要更加隐蔽,重点查崔家往北去的商队。"

 "属下明白。"张毅拱手,"正好有个机会。崔家后天有一支商队要出关,说是去收购皮货。我们的人已经混进去了。"

 叶明眼前一亮:"好!记住,不要打草惊蛇,主要是摸清他们的路线和交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