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要给家写信


  吴亦峰听他这么问,有点奇怪,可还是回答道:“咱大队就这一家姓柳的。

  刚才开拖拉机的,叫柳满仓,那仨孩子,女孩叫柳思甜。

  最高最壮那个叫柳思伟。

  是他小闺女和小儿子。

  另一个叫柳思北,是他弟弟家的孩子。

  时间长你们就都认识了!

  不用着急。”

  吴亦峰接着说:“这个季节也能有青菜吃,咱们买有优惠,花不了多钱。

  想吃肉也可以,鸡,鸡蛋,兔随便买,猪每月杀两头,专门卖给大家。

  这些都不用票,给钱就行。

  还有刚才你们看见供销社了吧,里边几乎啥都有卖的。

  你们收拾完,有想买的就可以来。

  总体来说,在咱们大队还是挺方便的。

  你们要想买柜子什么的,可以找村里人定做,村里好几个人都能做。

  价格不贵,手艺也都不错。

  不过手艺最好的,是柳爷爷,就是刚才那三个人的爷爷,不过柳爷爷不给知青做。”

  “为啥?”李招娣问道。

  难道对知青有意见?

  其他新来的也一脸疑问,只有程鹏还在恍恍惚惚。

  “家里条件好,不缺这几个做箱子的钱呗。”周清清在一旁搭话。

  “就这几个场子,一年社员就能分好多钱,再加上柳家人都能耐,是大队条件最好的。

  家里不仅有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还有电视机呢!

  孩子也都出息。

  有俩当兵的,还有俩铁饭碗,一个在市里,一个在公社。

  也都很孝顺。

  哪还能看上这仨瓜俩枣!”

  一个女知青说:“阿拉还有电视机啊!”

  她家还没有呢!

  “不止这一点!”

  武利民补充:“你们知道柳家仨孩子为啥那么受欢迎吗?”

  “为啥?”

  “人家刚从京市回来,给国家创了不少外汇,咱们大队也分到不少订单。”

  李招娣惊呼:“创外汇?真的假的?”

  “当然真的,二河大队分到9万美元订单呢!你们算算,这是多少钱?

  二河大队人口并不多,一年分的,比一家都是工人还多呢!

  人家光忙这些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给咱们做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