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良心不会痛吗(第2页)

  还搞得声势这么大。

  我们有点好奇,就过来看看。”

  柳思北接着问:“你们这么多人,不怕被发现吗?”

  年轻小伙笑了笑,“不怕,怕啥啊,这事儿在我们这很平常。

  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之前有一年,比这个声势还还大呢!

  他们有组织,有指挥,每人均持有一条4尺多长的木棒。

  在冲到江边时,不论谁要阻挠,都不得退步,甚至开枪也不能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

  他们手拉手、肩并肩的冲。

  你们不知道,隔壁县有个沙湾大队,生产队大队长,书记,带着他们一起。

  成功了不少呢!

  村干部除了妇女主任,都去了,村里就剩下老人和小孩。

  最大的顶梁柱,只有八岁。

  另外还有一个村,只剩下一个瘸子。

  有之前过去的,都悄悄往回寄粮食,寄钱,寄信,说那边一天挣得,赶上我们这一年了。

  我们这有套顺口溜,叫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人家8分钱。

  八分钱就是邮票钱。

  这事儿在我们这,更是公开的秘密。

  你们说,这么大的利益,大家伙哪能不努力?

  哪家有人去对面成功的,家人不仅不避嫌,反而会在外人面前炫耀。

  更有人摆筵席,放鞭炮,以示庆祝。”

  兄妹仨嘴巴越张越大。

  都这么穷了,还庆祝,这是得多高兴?

  他们自问也是有些见识的,但从未见识过这种,这样一看,他们关外的生活还真一成不变。

  小年轻看他们仨这副土老冒样,笑得很开心,自我介绍道:“我叫罗世成,你们呢?”

  三人自我介绍一下。

  不过没用真名,柳思北叫贾二蛋,柳思伟叫贾三蛋,柳思甜叫贾四蛋。

  罗世成听到这名字,囧了囧,还是开口问道:“你们东北的,怎么跑到这了?”

  “还不是穷闹得。”

  柳思伟感叹一声,“我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年底,一分钱都分不到。

  这还不说,吃也是吃七分饱。

  天天大碴子,小碴粥,苞米面干粮,想吃口肉都困难。”

  罗世成仔细打量三人,“我看你们穿的是有点破,但气色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