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271章 暗示(第2页)

 奏折中也罗列了定都洛阳和长安的劣势,洛阳和长安经过唐末的战乱,残破已极,尤其是长安,首先被排除出去,因为想营建长安,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无异于新筑一座城。

 原话是:“长安自天佑元年(904年)朱温毁宫室以来,坊市丘墟,百万人丁仅剩十万,若复都,需征发民夫百万,耗时十年,府库必空——此诚陛下所深知也。”

 而洛阳也同样如此,更重要的是,定都洛阳,威慑不了东北和草原,匈奴、鲜卑、高句丽、契丹,前车之鉴已经太多了,所以若是迁都,首选在北方....

 他句句没提迁都在那里,却又句句肯定幽州的重要地位。

 此疏一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河东军功集团基本都是大老粗,除了乱骂,也说不出来什么。

 倒是后周旧臣反应激烈,宰相范质首先上书,言辞激烈,质问孟浮生:“院臣只知一意谄媚君上,倘若迁都幽州,何以就食?幽州无仓,漕运断则全城皆成饿殍”

 这是个好问题,徐灏迁都之事,这粮食问题一向是最让人诟病的。

 在这纷纷扰扰之中,十二月中旬,皇帝徐灏终于表态了,他连连下旨。

 第一,疏浚运河

 第二,以幽州新下,人口不足,不能震慑辽东为由,迁河东河南人口十万至幽州屯田。

 第三,视察海河入海口的“海口戍”,下旨在此地筑城,建立港口,以天子经过之地,改名“天津”

 第四,修建一条幽州直通汴梁的平坦大路。

 第五,封皇长子徐南征梁王,次子徐世筠荆王,淑妃青玉之子徐砚浓河阳王,敬妃孟若梦之子徐乾淮南王。

 做完这一切,徐灏传旨还都,圣驾启程,回返汴梁。

 旨意一出,群臣顿时明白,皇帝这是铁了心要迁都了。

 过年前,徐灏回到了大梁,朝中重臣出城迎驾。

 回京后,皇帝的第一道圣旨,是招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昭义节度使李筠,来京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