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战鼓声,声声惊雷(第2页)

 根据史书记载,上一次苗家一百零八道战鼓声齐响,是两百多年前了。 

 当时的黔州苗民们不堪清廷的剥削压迫,为反抗暴力征粮,大大小小爆发过几十次的起义。 

 最后一次,是时任黑乌寨部落的首领,以“苗王”托梦之名,率苗民再一次起义。 

 黑乌寨的起义迅速得到雀东寨、芭龙古寨等数百个大大小小苗寨的响应。 

 苗民们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出了黔省,途经湘省,一路势如破竹的北上。 

 然--- 

 苍天不佑,那位黑乌部落首领在战争途中不幸染病身亡。 

 苗民们不得不退回黔州。 

 而当年的战鼓声,就是一百零八道。 

 黔东的苗民,人数高达数十万。 

 而雀东寨那边的几百座苗寨,没有五万也有三万青壮年苗民。 

 这要是发生点什么,只怕整个大夏都会震动。 

 好在县府的县首和县长早就得到了雀东寨和黑乌寨两位寨主的通知,不然还真会被这一百零八道战鼓声吓个半死。 

 可即便这样,县首和县长还是在第一时间向市府报告,同时命令天凤县的所有帽子警立即赶赴苗寨,维持各个进出口治安。 

 市府那边早就接到的省主的电话,因为省主昨夜就在雀东寨。 

 而雀东寨那边此刻的动静,远比想象的还要壮观。 

 一小时后--- 

 东边天际泛起一抹白肚肠,所有能够进入苗寨的路口,全部被全副武装的帽子警们把守。 

 凡是要去看苗家踩鼓节的汉家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矩,不得破坏苗家习俗,引发不可收拾的场面。 

 已经赶到阿康他们这个寨子的市府一把手,当收到下面急报,说芭龙古寨那边至少有五千苗民携带火枪赶赴雀东寨一起祭祀,市首头大了。 

 芭龙古寨是大夏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他们是可以拥有火枪,可今日有太多汉家人前来观看踩鼓节,这要是出点意外,别说是他们市府了,只怕省府也会跟着倒霉。 

 也就是这个时候,苗家圣女的电话来了。 

 圣女在电话中希望市府和县府不要让官家战士靠得太近,更不要携带官家的武器进入苗家踩鼓节的祭祀范围,以免造成误会。 

 苗家儿郎的火枪和苗刀,今日只为祭祀。 

 有了圣女的保证,市首放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