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美奸小吉伯特(第2页)
要知道,动作捕捉不光可以运用在电影拍摄领域,更可以用于自动化科研,运动康复等领域。
这样一项技术,是属于敏感技术,华盛顿那帮老爷们是限制这样的技术流出的。
之所以没有阻止小吉伯特在中國建立临时的动作捕捉棚,估计是因为小吉伯特是自己人,不会向中國人透露这些技术参数。
再说了,就算透露了能怎么样?
以中國人科技水平,想要研究透还需要十几年,那时候设备早就更新换代了,现在这套设备过时了。
当然,该限制还是要限制的。
所以小吉伯特只好遗憾的拒绝了田聪明:“对不起老田,不是我不想,但这项技术属于高端领域,限制出口的那种。
拍摄完成,我们就要拆除。”
田聪明表示遗憾,他不怪小吉伯特,知道小吉伯特能做的也不多,他给自己的帮助已经足够多了。
可以说,在好莱坞你很难找到一个身份地位如同小吉伯特一样,对中國电影人友善的国际友人了。
“没关系,小吉伯特,我也只是问问,既然有困难,那我也不会过多的纠缠。”田聪明说道。
后面跟着十几个大导演都听到了两人的交谈内容,最后没谈下来,这些导演也觉得可惜。
他们看到棚内安迪·瑟金斯正在演出,那一身高科技的装备,是真的眼馋。
小吉伯特想了想,摆出一副倨傲的态度道:“你们可以在空闲时候来参观一下,记得不要拍照,不要做笔记,不要触摸。
最后设备坏了,你们赔不起的。”
田聪明觉得小吉伯特话里有话,好像在暗示他一样。
他看了旁边的布莱恩·范特霍一眼,心说还好这个人听不懂中文,否则如此暗示,小吉伯特是否也会有危险?
得到暗示的田聪明当即感谢道:“谢谢伱,小吉伯特,我们一定不会拍照,不会做笔记,也不会损坏设备。”
“嗯……”小吉伯特意味深长的撇了田聪明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这之后,只要有空,田聪明都会带着一帮差不多六七十岁的老头过来参观,偶尔有那种三十多四十多的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一起过来。
这些人美其名曰是中影的工作人员,但是看他们对技术的猜测和分析态度,小吉伯特就觉得不简单。
一看这些就是来自某个院子的大佬,都是学术界的泰斗级别的人物。
这样的人来这里分析,动作捕捉技术都被扒了个底朝天。
只可惜,因为还在使用当中,不能拆卸设备,不然可以研究得更清楚。
不过小吉伯特都安排好了,等使用结束,这套设备可能会莫名的损坏掉。一套坏掉的设备而已,也‘研究’不出什么东西,当垃圾处理了。
田聪明明白,这是小吉伯特给的机会,他们要把握了。
田聪明突然想到,在几十年前,有一个很奇怪的群体,给小日子当狗,叫罕见。那小吉伯特这个行为,算不算美奸?
第285章美奸小吉伯特
如今的动作捕捉领域,安迪·瑟金斯是当今第一人。
动作捕捉这项技术,自从在《终结者2》里被詹姆斯·卡梅隆运用在电影拍摄上,很快就在好莱坞电影里普及开来。
后面小吉伯特执导的影片《铁甲钢拳》,则是第一部大规模使用动作捕捉技术的影片。
这部《魔戒》同样也需要用到动作捕捉技术,安迪·瑟金斯将在动作捕捉棚完成咕噜的拍摄。
因为《魔戒》整个剧组都来到了中國拍摄,所以小吉伯特旗下的特效工作室也跟着来到中國,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分公司。
特效工作室在京城有了办公室,同时建了一个动作捕捉棚。
不过这个动作捕捉棚是临时的,原因很简单,这技术太高端,华语电影人暂时还用不到。
虽然《魔戒》来到了中國拍摄,但这毕竟是属于特殊情况。
未来的日子里,来到中國拍摄的好莱坞电影肯定少之又少。所以把好莱坞高端特效工作室留在这里,从商业上来说是一個亏本的行为。
没有足够的市场环境,哪怕有先进的技术也是不行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小吉伯特才在京城设立了分工作室,同时搞了一个临时的动作捕捉棚。
等拍摄结束,动作捕捉棚要拆除,但是分工作室会留着。
以小吉伯特的身价,留着这家注定会亏本的分工作室,对他来说问题不大,但这家特效工作室对华语电影人来说意义重大。
别的不说,起码以后拍电影制作特效,就可以找这家在京城的特效公司。
同样的,考虑到人员问题,将来这家工作室肯定会招募中方的工作人员。小吉伯特也尽力了,利用这家工作室给华语电影人培养了一些技术人才。
虽然可能不起什么作用,但起码聊胜于无吧!
他前世就是混华语影视圈的,虽然是一个拍网络大电影的导演,但起码也算圈里人。
如今身份不同,视角不同,他能做的也有限,只能做到这里了。再做得多,北美那边也会怀疑,自己到底来中國是干嘛的。
安迪·瑟金斯的动作捕捉镜头是由特效总监布莱恩·范特霍负责,他也负责整个三部曲的特效制作。
当小吉伯特来到这间位于京城的动作捕捉棚的时候,安迪·瑟金斯正在拍摄。
为了让中國同行们见识一下好莱坞的先进技术,小吉伯特特意邀请了田聪明,还有国师张等国内十几个导演一起参观了安迪·瑟金斯表演的整个过程。/
布莱恩·范特霍介绍道:“我们整个的表演过程,都在这个棚子里完成。我们利用这周围的反射点反馈的数据,把动作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在后期,用电脑去处理这些镜头,最后实现镜头的转换处理。”
国师张好奇问道:“像你们这一套动作捕捉的设备,大概多少钱?”
布莱恩·范特霍笑了笑,说道:“我们使用的是光学动作捕捉设备,是我们的工程师联合工业光魔一起开发的设备。
这套光学动作捕捉设备,具有高精度,精细化的优点,缺点就是价格比较贵。
我们使用的这一套,开发价格大概是45万美元一套。”